光电学院学术报告-Optical in vivo bioimaging based on fluorescent nanoprobes and NIR-II spectral region(基于荧光纳米探针和近红外II区的活体生物成像技术)

来源: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作者:刘福莉 添加日期:2017-11-29 09:32:13 阅读次数:

       时间: 2017年12月6日(下周三)上午10:00
  地点:赛南403-1会议室
  报告人:钱骏教授
  题目:Optical in vivo bioimaging based on fluorescent nanoprobes and NIR-II spectral region(基于荧光纳米探针和近红外II区的活体生物成像技术)
  
  报告人简介:

 


  钱骏,博士,男,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6月在浙江大学光电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6月在浙江大学光电系获博士学位,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浙江大学光及电磁波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光电系担任讲师,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光电系担任副教授,2012年1月成为浙江大学求是青年学者、担任博士生导师,2016年1月至今在光电学院担任教授。2006年至2007年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激光、光子学、生物光子学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师从纳米生物光子学的国际领军人物Paras N. Prasad教授。一直从事“荧光探针辅助的活体生物成像”研究,近几年重点开展了“近红外全身/显微活体生物成像”和“多光子荧光显微活体成像”的研究。共发表SCI论文65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3篇[包括Cell新子刊1篇、IF >10 的7 篇、>7 (<10 ) 的6篇、>3(<7 ) 的19篇]。被包括chem. rev., chem. soc. rev., biomaterials,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在内的期刊sci他引1500多次,两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一项工作入选了“2012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应邀撰写了英文学术专著两章节。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10次。2013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973、863子课题,2016年获得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欢迎广大老师和学生参加!

光电学院
2017年11月29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