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大学生团队研发AI隐患排查系统,助力校园安全管理
“为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今年年初学院发布了《中国计量大学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违规事项负向积分与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但是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做实验的老师和同学,很多都不是安全领域的,对安全隐患仍然判断不准,自从用了这个AI查隐患系统,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中国计量大学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实验室主任张维刚说。张维刚口中的AI系统,是一套基于多模态AI大模型的智能隐患排查系统,其研发团队是一支由11人组成的本科生队伍。该研发团队的学生来自中国计量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涵盖了安全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
该系统依托中国计量大学“8+X”平安校园预警体系,融合高精度图像识别与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智能隐患识别、知识库动态更新、二次开发权限开放三大核心突破,为校园安全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在智能隐患识别上,该系统展现出优异性能。以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场景为例,它能迅速判断危化品摆放是否合规、有无泄漏风险。”张维刚介绍,以往危化品摆放的检查只能靠实验室老师人工操作,耗时费力还易遗漏,如今系统瞬间识别,准确率高达95%,既给老师减负,又提升了安全系数。
知识库动态更新功能让系统持续“自我成长”。它能定位隐患地点、类型,总结隐患分布规律和常见隐患,进而提出管控建议,助力管理者优化安全策略。
开放二次开发权限则为学生开辟“实践天地”。系统提供模块化代码框架,开放二次开发权限。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可依需求调整参数、训练子模型或接入传感器数据,开发个性化预警功能;配套的虚拟仿真测试环境与实训案例库,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资源。
目前,该系统已基于其开放的接口用于中国计量大学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学生实践及教学工作中,帮助同学们将学习到的安全知识、AI知识等应用于实际。
系统在校园安全管理中也发挥着不小的作用。作为中国计量大学“8+X”平安校园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实现了AI赋能校园安全管理,形成“AI+人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智慧型事前预警体系,推动校园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团队成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本科生吴昊负责后期信息化集成,他说,能够将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技术与安全管理专业深度融合,并针对安全管理领域开发出实际应用系统,真正服务于校园安全管理,这让他非常自豪:“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实践,更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机会。”
“在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与校园安全的深度融合中,中国计量大学不断探索创新,实现双向赋能,构建了教科人一体化典型范式。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更为安全学科建设注入了实践活力,形成了教育与应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迪钊说。
链接:https://news.cctv.com/2025/04/14/ARTI8BjgLhSL2YViIGVFcV1n250414.shtml
浙江教育强国号、科技金融网、杭州新闻、杭州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浙江等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