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考生
>
教职工
>
校友
>
访客
计量新闻网
>
WEBVPN接入
>
校内办公
>
邮件服务
>
招聘信息
>
图书馆
>
English
中国计量大学
新闻网
首页
学校总览
学校概况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沿革
组织机构
校园风光
校区位置
教学园地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创业
继续教育招生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重点实验室
学报系统
学科建设
一流学科
协同创新中心
师资队伍
人才招聘
师资介绍
师德师风建设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
中外合作办学
校园经纬
教工之窗
校友网
心理咨询中心
中国计量大学报
信息服务
文化导览
信息公开
学校班车
学校校历
标识系统
VPN接入
WEBVPN接入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热门新闻排行
1
我校2025年“三位一体”综 ...
2
喜讯!我校研究生首获ISO研...
3
迎评在线|学校召开本科教育...
4
我校与中国计量院联合培养 ...
5
新突破!我校在第十六届全 ...
6
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党委 ...
7
我校牵头的首个电子商务家 ...
8
喜报!我校2个项目入选教育...
新闻导航
图片新闻
计量要闻
媒体传真
计量快讯
计量图库
视频新闻
通知公告
讲座讲坛
首页
>>
新闻网
>>
通知公告
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0-11-25 16:17:02
阅读次数:
根据第六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上的决定: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将由中国稀土学会发光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大明荧光材料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杭州分院及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
会议初步定于2011年五月中旬在浙江杭州举行,会议将邀请这一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作专题报告,举办新产品新材料展示和推介会。交流近年来在稀土发光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推出新的节能照明光源和发光材料,推动我国稀土发光科技和应用的发展,预计有来自我国两岸三地(大陆、台湾、香港)及国外的200余名稀土发光材料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将邀请发光领域资深专家组成“稀土之光”青年科技奖评审组,从参加会议的在读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中评选3名获奖者,并颁发奖励证书和奖金。现向全国范围内的学者和企业精英征集论文,欢迎投送论文稿并到会交流。有关会议事宜通知如下:
一 、征文范围
(一)稀土发光材料设计、合成、制备、表征
无机、聚(配)合物及有机-无机杂化等类型的新型稀土发光材料、发光薄膜、纳米和超细发光材料的制备成与表征;
稀土发光材料设计与合成新方法;
表面修饰与核壳结构的稀土纳米材料;
稀土激光晶体材料的生长与表征;
稀土掺杂玻璃的微结构设计与调控;
(二)半导体照明及显示荧光材料的研究
白光LED材料的研究与器件;
OLED发光材料的研究与器件;
(三)稀土发光材料相关理论研究
稀土发光材料中的电子跃迁、晶格弛豫及能量传递;
稀土发光材料中的上转换发光和量子剪裁;
稀土发光材料中的荧光增强与猝灭。
(四)稀土发光材料应用研究
平板显示器(PDP、FED等)及CRT用稀土发光材料,与稀土发光材料相关的照明光源(灯)、白光 LED制品,背光源及特殊光源;
稀土闪烁体、X射线发光与电致发光、电致发光器件等在高能射线的探测和在医疗、诊断等方面的应用;
稀土掺杂波导中的发光、光纤通信及稀土掺杂激光材料;
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发(磷)光和衰减;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在生物探测、生物成像及医学诊断等领域的应用;
稀土发光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和绿色能源开发。
(五)稀土发光材料产业化工艺、装备等研究
工业规模稀土发光材料和前驱体的质量控制(杂质含量、颗粒度、外观形貌、表面特性);
稀土发光材料性能与应用产品性能的匹配关系;
稀土发光材料生产与质量检测装备;
稀土发光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和环保技术。
二、会议论文详细摘要征稿要求
(一)只接受没有在国内、外正式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过的论文详细摘要稿;请注意知识产权及内容自行审理。
(二)论文作者请先寄“论文详细摘要”,篇幅在1000字以内,按A4纸一页,标准格式打印(论文模板请见附件)。
(三)“论文详细摘要”打印稿一式一份,请在 2010年12月31日前寄达:
中国计量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立辉老师 收(联系电话:0571-8683578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邮编:310018
请在信封上注明“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应征论文稿”。
与此同时,请把“论文详细摘要”电子版发送至: fghuiyi@163.com,以便编辑出版“会议论文集”。联系人:邓德刚老师(联系电话:0571-86835781)。
论文全文将由《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或《发光学报》审查和公开出版。对论文全文稿的要求,详见《中国稀土学报》(中英文版)或《发光学报》的有关征稿规定。论文全文稿的打印件及电子版,在会议报到时交给上述刊物的工作人员。
三、 会议组织机构如下:
(一)会议名誉主席:苏锵;名誉副主席:黄春辉,陈小明
会议主席:张洪杰,林建忠
(二)程序委员会
主 任:张洪杰
副主任:林君,尹民,庄卫东
委 员:(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蔡步军,陈登铭,陈小明,陈学元,龚孟濂,郭常新,侯延冰,黄春辉,黄京根,黄伟国,黄艺东,荆西平,李 岚,李富友,李焕荣,李永绣,梁宏斌,刘如熹,刘小刚,刘行仁,Peter A. Tanner,钱国栋,秦伟平,邱建荣,宋宏伟,苏 锵,唐寅轩,万国江,王育华,魏 岚,肖志国,谢国伟,解荣军,徐时清,许武亮,薛冬峰,姚献平,闫 冰,张 明,张家骅,张晓明,郑海荣,左景林
秘 书 长:林君
副秘书长:徐时清,钱国栋,唐寅轩,姚献平,庄卫东
(三)组织委员会
主 任:徐时清(中国计量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主任:钱国栋(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唐寅轩(杭州大明荧光材料有限公司)
姚献平(杭州市化工研究院)
委 员:(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蔡玲丽,邓德刚,郭驾宇,黄立辉,夹国华,李晨霞,王焕平,赵士龙
秘 书:高建丽
四、其他
(一)会议筹备组将于2011年2月发出会议论文录用通知书;
(二)会议注册费1000元,在读研究生会议注册费800元;
(三)会议后将组织代表自愿在浙江进行社会考察,费用自理;
(四)会议欢迎各单位给予支持和协办。凡愿提供资助的请及时与徐时清联系(shiqingxu75@163.com),我们将在会议和论文摘要集上为企业开展展示活动。
联系电话: 0571-86835781,0571-86875607,13735575936
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程序委员会、组织委员会
2010-11-3
附件:
稀土之光科技奖奖励条例.rar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