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明办、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学生联合会联合发文,表彰了2004’浙江省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工作奖、优秀团队、先进个人、省级社会实践基地。我校在本次表彰中荣获多项荣誉。
其中,学校荣获省级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工作奖。
校团委、学生会赴东阳社会实践小分队、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实践小分队、法学院普法实践服务团、信息工程学院基层农村落实“三个代表”实践小分队等四支小分队荣获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赵明岩、刘文献、陈莲娜三位老师和徐斌、李莲萍、申屠汝曦、谷炳辉、朱剑文等五名同学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我校管理学院乐清社会实践基地荣获省级社会实践基地荣誉称号。
此外,校团委、学生会赴海宁社会实践小分队还被团省委推荐申报全国百支“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团”先进小分队。
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把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团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不断总结提高。2004年,学校更是积极响应省委宣传部、团省委“关于组织开展2004年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号召,以深入学习、宣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广泛动员,多方联系,组成60余支社会实践小分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党委领导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大力支持,各二级学院积极配合,专业骨干教师踊跃参加,全校同学积极参与,为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紧密配合下,我校的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数量由2002年20余支、2003年的40余支增长到2004年的61支,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实践内容上也空前丰富多彩。
为了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方面,校团委专门制定了实践信息联络表,发到各个实践小分队并确定了各小分队的联络负责人,要求所有的实践情况及时向学校通报,保持信息的畅通。另一方面,各级团组织在出发前对所有的小分队进行实践前期的培训工作,通过安全责任教育,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避免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此外,校团委还进行了安全责任协议的试点,在所有的校级实践小分队中,组织学习《学生意外伤害处理条例》,专门与每个队员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小分队的同学们都承诺在实践过程中遵守纪律,服务安排,不擅自行动。其他的小分队也都在出发前召开会议,强调实践纪律和要求。通过教育,加强了实践队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了组织纪律性,确保了实践过程的安全、有序。
在实践活动中,我校各级团组织注重加强与地市联系、拓宽实践渠道、开发实践基地,与地方团市委共同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扎扎实实服务社会,派出了多支小分队分赴海宁、东阳、乐清、瑞安、建德等地围绕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层青年中心建设、贫困地区支教、法律知识普及等项目开展了实践活动。同时,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发挥“计量”特色,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计量技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都组织了多支实践小分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其中,有不少是与研究所、企事业单位合作的专业实践项目。同学们在专业实践中,一边利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对实践理论进行理性分析,一边与指导老师积极探讨实践方案,在为企业科研开发做实事的同时,也直观地加深了同学们对专业的了解,使同学们得到了锻炼,收到了课堂上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
同时,我校还把暑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组成“七艺节”志愿服务实践小分队、“十万家庭网上行”志愿服务小分队和“颐高数码电脑辅导”志愿小分队,进行以公益志愿服务为内容的实践活动,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同学们毫无怨言,以饱满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了每项任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这次获奖是对我校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又一次充分肯定,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社会实践工作一定能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他们更快地成长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