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标准化学院在图书馆11楼会议室举行了 “标准化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课程手册编写”专题研讨会,这是我校2014年教师教学活动月专项活动之一,会议由标准化学院副院长张朋越主持。
标准化学院自上学期开始试行系列课程标准以来,对标准所要求的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课程的课程手册编写环节进行了集中培训与示范,收效良好。本学期学院继续将重点放在开设的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的课程手册质量提升上。本次涉及到的课程有,《标准化基础》、《服务标准化导论》、《管理学原理》、《标准化方法》、《食品化学基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标准经济学》、《农业标准化》、《应用统计学》等10余门。作为系列课程标准的提出者、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李丹青教授首先以《大学生学习指导-专业篇》为例详细讲解了课程手册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各课程手册进行了讲评。最后,李丹青教授结合课程与学科、专业的关系,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以及课程教学中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等,从教师教学发展的视角给教师提出了建议和要求,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到标准化课程的建设中来,确立清晰的课程理念,明确自己的课程在整个标准化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进而对课程建设加以系统化考虑。
通过这次课程手册的讲评,教师们针对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了课程内容的梳理,增强了课程目标的清晰度和课程内容的条理性,剔除了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和脱节现象,在标准化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之间构建了有机联系。这对学生们今后的标准化知识学习具有积极作用。学院决定从课程手册实施之日起,定期进行课程的检测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