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志愿者全程参与迎新工作

添加日期:2013-09-12 14:33:44 阅读次数:

     9月6日下午,我校新生们陆续来校报到,校园也因此热闹起来。新生们带着对大学校园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而来,但当他们踏进大学校门之后,更多的是陌生、茫然。为了减少新生初来乍到的无助感和茫然感,每年新生开学时,校团委和青年志愿者总队都会组织“小红帽”志愿者迎新活动,让学长学姐帮助新生,为他们指路,让他们尽快认识校园、了解校园。小红帽从各大车站接站开始,到新生最后入住公寓,全程参与迎新工作,以热情、周到、细致的工作,顺利完成了2013级新生的迎新志愿服务工作。迎新期间,校领导十分关注“小红帽”们的工作,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亲临志愿者大本营看望志愿者,并叮嘱同学们服务好新生及家长的同时,注意自身的安全。

     一、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各种困难
     今年的迎新志愿服务工作与往年相比,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在志愿者招募上时间特别紧张,新生老生同时报到;二是迎新时间与大二军训安排重叠,往年作为迎新主力军的大二学生,大部分要参与军训。此外,为确保本次迎新志愿服务工作能顺利完成,为大一新生提供温馨,周到的报到服务,校团委和青年志愿者总队在暑假前就开始了迎新志愿者的招募工作。暑假中,整理名单,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信息,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距离开学还有一周多的时候,校青年志愿者总队所有执委已经提前返校,投身到迎新工作中去。
     二、全程迎新,我辛苦是为了你快乐
     我校迎新志愿者主要负责协助后勤服务公司等各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主要涉及:各大车站接站、公交站指引、报到一对一服务、志愿者总咨询台、银行卡开通、学平险办理、新生体检引导等多个环节。据统计,今年由校青年志愿者总队安排的迎新志愿者总计984人,服务时间为从早上6:45集合到晚上23:00,大部分志愿者服务时间超过8小时。
     三、细致入微,细节决定成败
     今年的志愿者服务台多了一块小黑板,上面写满了失物招领的文字。这是今年校青年志愿者总队发现很多新生及家长由于环境陌生、人员嘈杂而时常发生物品遗失情况,而专门在人流量最大的服务台前设立的专栏。这一微小的举动,却给一些焦急的家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连续第二年,志愿者还为新同学准备了校园手绘地图,通过迎新志愿者以及服务台发放到新生手中。此外,还开通了“小红帽热线”为新生解惑答疑,迎新当天共接到新生电话以及短信求助百余次,志愿者们将每个电话每条短信都详细记录下来,能解答的当场予以解答,不能解答的,记下联系方式,经咨询其他部门或师生后及时予以答复。
     四、纪律如铁,我们为计量代言
     迎新志愿者是大部分新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计量人”,为了让新生感受到计量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我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6日上午,在距离我校迎新工作正式开始还有半天的时候,校团委、校青年志愿者总队在嘉量大会堂对所有参与迎新的志愿者进行了服务技能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在一天半的迎新工作中,校园里到处活动着头戴红色帽子、佩戴工作证的身影,他们或为新生指路;或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或为家长提着行李,送他们到目的地。本次迎新中,还有一群带红袖标的“特殊”志愿者,他们的任务是督查每一位迎新志愿者的仪容仪态,并关注是否有人冒充志愿者进行推销活动等,以防不法分子欺诈新生,切实协助维护好迎新校园秩序。
     五、校友返校,仍当快乐的迎新志愿者
      每年迎新的日子,是计量志愿者们最繁忙的时间,同时也是计量志愿者的节日。多年来,每年迎新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已经毕业的曾经在校青年志愿者总队工作过的同学返校,参与到迎新活动中,这一传统已传承多年。吴少伟是我校今年刚毕业的学生,现在杭州锅炉厂工作。9月7日是我校新生报到人数最多的一天,他早早就回到母校,带上小红帽成为了迎新大军的一员。他说:“我们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都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但业余时间也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学校迎新这么大的事,条件又允许,当然要回来再在计量做一次志愿者,以后有机会还会回来的。”今年共有7位已毕业校友在迎新当天回校担任迎新志愿者。
     六、您的认同,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新生家长们对“小红帽”印象都很深刻,“他们是我们切身感受和认识计量的第一扇窗户,他们很热心友好,给人一种亲切感。”“今天我们来到学校以及整个报到过程都过得很愉快,这要感谢 ‘小红帽’。幸亏有你们,要不然我们今天可能会像无头苍蝇那样乱转,事情就不会这么顺利地办完了。”这是迎新当天,志愿者们经常听到的话。此外,协助学校各职能部门进行迎新的志愿者们,也得到了来自老师的表扬。“虽然辛苦,但是我们很快乐”志愿者潘文涛如是说。

     7日晚十点多,在最后一名新生踏进公寓大门以后,今年的迎新志愿服务工作顺利落下了帷幕。虽然是一天多的疲惫,但对于每位志愿者来说,心中充满了快乐。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