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批2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来源: 实资处 作者:孟祥凤 添加日期:2023-06-13 16:47:50 阅读次数: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名单,我校申报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生物标准样品研制虚拟仿真实验”及“智能制造中车削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验”两个项目获批,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此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全国共认定472项,其中浙江省仅有10所高校入选,共获批19项;我校获批2项,位居全省第三(浙江大学5项、浙江工业大学3项)。

叶子弘教授团队负责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生物标准样品研制虚拟仿真实验”,依托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引入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系列奖励及有证国家标准样品、国家标准等系列成果,以《GB/T 15000 标准样品工作导则》系列标准为指导,三维重建了具有国家标准样品生产者资质的实验室场景及研制步骤,提供了计算机、平板和手机移动端等方式供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全面认识生物标准样品研制规范流程和操作,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并研制生物标准样品的能力。已与13所兄弟院校、行业单位共建共享,应用于生物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及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与传统实验互为补充,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

王斌锐教授团队负责的“智能制造中车削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验”,依托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精密传动关键部件滚珠丝杆加工为对象,通过数字孪生概念,构建基于数字虚拟车床的车削加工全生命周期流程,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学习以及大数据技术处理,得到最优加工参数,展现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其规律。通过学习并将可信数据反馈到数字孪生系统中,使得物理实体和数字孪生体之间实现双向交互,从而使得虚拟仿真“活起来”。本项目坚持OBE理念,按照“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原则,利用3D建模、语音、动画,人机交互等手段,实现了智能制造中车削加工的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教学,体现了我校的精密测量特色和优势。已在省内高校工训中心开展共享共建,可在PC端和移动终端上使用。

自国家启动认定工作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工作,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本着“科学规划、闭环管理、全程跟踪、服务保障”的思路持续做好全过程管理。一是对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立项规划,结合学科专业布局和发展情况,分年布点、分类支持;二是召开组织动员、政策宣讲、申报分析、进展检查工作会,反复凝练、精心准备申报材料;三是邀请业内专家评审指导,书面反馈问题、跟踪问题解决;四是开展校级虚拟课程立项,提供经费保障,健全分级支持体系,全要素全流程做好服务保障。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是教育部建设五大类型“金课”之一,是国家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与实验教学项目深度结合、持续强化内涵发展建设、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在遵循“能实不虚”、“两性一度”的基础上,学校将继续加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力度,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促进我校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