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带队赴枫桥经验陈列馆参观学习

来源: 组织部 作者:文|金朋 图|武亚东 添加日期:2025-05-09 08:51:33 阅读次数:

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学习教育,5月7日下午,校领导班子带队前往诸暨市清廉教育基地、枫桥经验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并现场召开“枫桥经验”专题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校党委书记徐江荣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副校长王迪钊和党委委员、宣传部长陈永强分别作交流发言。

徐江荣指出,我们要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与国际相比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民族特色、制度优势和时代价值,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徐江荣强调,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基层治理的宝贵经验,也是解决校园安全问题,实现校园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一把“钥匙”。全校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大安全”的平安校园综治理念,将矛盾预防在源头,将纠纷化解在前端,全面倾听师生声音,时刻凸显平安校园治理的师生主体性,切实维护师生群众利益,真正将以师生群众为中心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当中,用心用情处理各类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师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促进复杂性矛盾纠纷的疏导防范和就地化解,全面提升学校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化代水平。

王迪钊在交流发言中指出,“枫桥经验”从最初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经验,到以“群防群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再到统筹稳定与发展的新时代基层社会“善治”经验,“枫桥经验”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实践中,通过实现两次质的跃升,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寻了一条新路径,也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在平安校园建设中,学校要继续深化“枫铃”响应机制,将矛盾及时发现,并化解在基层;要在“8+x”群防群治的基础上,继续推动矛盾化解,特别是结合“校警驿站”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矛盾调解员队伍,切实提升化解成效。

陈永强在交流发言中指出,“枫桥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是基层干部群众在实践中所创设的一种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一种工作方法,其核心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对于指导我们牢牢守住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要强调有组织的矛盾纠纷化解,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组织力,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解决纠纷,领导干部要下基层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要坚持与时俱进,善于应对复杂网络舆情,提升应对能力,加强分析研判,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协同联动处置机制,切实做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启动以来,我校党委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迅速响应、全面部署,引领全校各党组织深入学习,确保学习教育扎实有效推进。在“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廉教育基地,全体人员共同参观廉事、廉训、廉鉴等九个展区,深入学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廉政精神洗礼,进一步强化了廉洁自律意识,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枫桥经验陈列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枫桥镇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人心:“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大家纷纷表示,要紧密围绕省委“132”总体部署,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将“枫桥经验”融入学校工作实际,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锤炼过硬作风,始终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警醒和自觉,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昂扬的斗志,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