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李正坤
主讲人简介:李正坤,工学博士,研究员,IEEE高级会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能量天平基础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能量天平法复现千克,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02年加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与量子化霍尔电阻国家基准的研制工作。自2006年起参与了张钟华院士负责的能量天平原型验证装置NIM-1的研制。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赴瑞士联邦计量研究院访问研究。2013年起,参与NIM-2能量天平装置的设计和研制,并负责其中的电学精密测量技术研究。自2017年4起,成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能量天平基础前沿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并主持NIM-2能量天平项目的研究工作,2019年和2021年,李正坤带领研究团队采用NIM-2能量天平装置参加了国际计量局组织的两次千克复现国际关键比对(CCM.M-K8.2019、CCM.M-K8.2021),测量水平在电学方案中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之后,处于国际第三的水平,为首个国际质量共识值的确定做出贡献,并参与国际计量局工作基准的赋值,为我国在国际上争取了话语权。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第三)一项、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一等奖(第三)、中国专利优秀奖(第三)、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各一项。
报告内容概要:本报告围绕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千克的量子化复现研究展开,重点介绍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在能量天平法复现千克方面的研究进展。自2019年国际单位制改革后,千克的定义由普朗克常数通过量子实验实现,能量天平法作为关键复现方法之一,已成为国际计量领域的研究热点。 报告人李正坤研究员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能量天平装置的研制与精密电学测量技术研究。团队先后参与了NIM-1原型的验证工作,并主导了NIM-2能量天平装置的设计与优化。通过参与国际计量局(BIPM)组织的千克复现关键比对(CCM.M-K8.2019和CCM.M-K8.2021),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电学方案下的千克复现测量,结果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加拿大和美国),为国际质量共识值的形成提供了关键数据,并直接参与国际工作基准的赋值工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国际计量体系中的话语权。 报告还将探讨当前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包括测量精度的提升、系统不确定度的优化以及未来在国际比对中的合作策略。李正坤研究员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质量基准的量子化进程,也为全球SI单位的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