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我校举行第五届劳动教育月启动仪式,校党委副书记程刚、副校长王新庆,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学工书记及师生代表200余人参会。
程刚指出,我校举办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重要举措。本次劳动教育月以“劳动传承匠心 青春淬炼成长”为主题,旨在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锤炼品格,增长才干,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程刚指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价值观和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融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内核。要树立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内容供给,将匠心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一是打造“匠心传承”特色课程群,以劳动传承匠心为核心,将劳动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创新有机融合。二是实施“青春淬炼”劳动教育实践,推进劳动教育“五项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学科特色的劳动育人平台。三是营造“匠人匠心”校园文化生态,让乐于劳动、善于劳动的思想成为校园主流文化,让匠心精神可感、可知、可学。
程刚强调,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创新劳动教育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深化“校企社”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全员参与”责任体系,打造“匠心传承”特色劳动教育实践,不断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和水平,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制造强国、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公益服务中传承工匠精神,践行劳动价值。

启动仪式现场,副校长王新庆为孔胜东颁发劳动教育导师聘书。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劳模榜样的引领作用,学校已聘请了包括孔胜东在内的全国劳动模范、行业标兵和知名校友等10余人为劳动教育导师,定期来校与学生讲座交流。校研工部常务副部长邹志刚、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孔胜东为“思量书院”学生运营团队代表赠送了劳模事迹书籍——《中国劳模口述史》。学校“00”后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带来评书《劳动的魅力看“浙”里》。

孔胜东在“劳模大讲坛”第五讲中以《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为题作专题分享。他讲述了在杭州公交集团坚守修钳工、乘务员、驾驶员一线近四十年,连续三十八载在街头为市民免费修理自行车,以匠心精神将一个平凡的工作干成一道城市风景的生动故事。讲座现场掌声不断,精彩纷呈。马克思主义学院24级研究生赵何现场听完讲座后感慨:“孔胜东老师用‘以车为家’的实践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为我们青年大学生提供了知行合一的成长范本。”
据悉,第五届劳动教育月由学工部、宣传部、教务处、研工部、团委、后勤服务中心、工训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主办,各学院承办,涵盖劳动精神引领、创新创业推进、专业技能服务、职业能力强化、生活技能提升等五项行动,包括劳模大讲坛、“一院一品”专业实践赋能劳动教育、工程创新与劳动教育大赛、“田间课堂”农耕劳动实践、“我的劳动体验日”、和谐寝室“微”劳动主题实践、“毛泽东的劳动观”公开课、“计量味”大学生厨艺大赛等28项子活动,将在5月至6月集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