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第四届中德创新创业论坛在中国计量大学举行。中德两国专家、企业家和有志于创新创业的青年齐聚中国计量大学,商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搭建经验分享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提升中国高校和机构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增强中国青年群体的创新创业能力。

此次论坛“既是一次研讨会,也是经验交流会,更是工作促进会。”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在讲话中表示,三年来,中德双方在共同举办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孵化学生创业项目、培育创业教育师资等六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取得了突出成果。学校先后在2017年和2018年获得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和“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称号。

“德国手工业行会是如何支持创业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手工业行会(哈勒)首席执行官迪日克·瑙也曼在报告中指出要“让经济主导经济”,德国手工行会也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企业获得政府的大量资助,从而提高整体的创业成功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萨克森州州府德累斯顿市议员、市经济委员会委员昂德瑞阿斯·瑙曼表示,杭州和德累斯顿一样都蕴藏着大量的创业可能性,两座城市也有长达十年的城市合作互信的关系。关于创业,他坦言到,“新的产品会不断被研发出来,当你知道什么是新的事物,什么是世界上没有的,你就可以有计划去创业了。”


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副局长张满在“十年磨一剑,激扬创业梦”的讲话中指出,近十年来,杭州市已经形成了以“高校系”、“阿里系”、“海龟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共集聚创业大学生31767名。电子商务领域和文化创意领域占了创业领域的半壁江山,并逐步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拓展,涌现出一批在同行业有影响力的“新锐杭商”,年销售收入超千万的就有111家。拥有51项授权发明专利的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工程学院郭斌副教授与在场人员分享了他的创业历程。

如果误将油门当刹车怎么办?我校陈相同学与他的团队设计了“九命猫智能油门误踩补救仪”引爆了沙龙分享会,其他创业团队及德方代表纷纷提问、探讨。沙龙的举行点燃了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梦想之火,培养了在校学生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斗志。

作为国内首个开展中德大学生创业训练国际交流项目的高校,我校以创业学院为依托,统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实践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相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平台体系和保障体系,不断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基地平台为支撑、创业实践为手段、制度创新为保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