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杭州举行
  • 法学院
  • 2025-11-12 16:10:08

11月8日至9日,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杭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浙江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承办,会议主题为“创新与发展:面向未来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等领导出席本次会议。

年会开幕式由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禾主持,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徐江荣,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许惠春,浙江省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赵年国先后致辞,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秘书长张广良作研究会工作报告。

陶凯元强调,要把握时代方位,深刻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实现从“适应性保护”向“引领性保护”、从“追随型规则”向“创设型规则”的转变,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战略视野,谋划和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知识产权法学理论与法治实践相互促进。在守正中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制度的内在规律,在创新中回应时代提出的知识产权新命题,立足植根中国实践、融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发展“三个维度”,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体系。要强化系统观念,以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加强协同保护,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力”与“度”、“统”与“分”、“破”与“立”中寻求动态平衡,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始终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徐江荣致欢迎辞。他指出,本次年会的召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持续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以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莅校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推动知识产权与行业特色深度融合,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国计量大学将再接再厉,奋发进取,力争将我校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理论研究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努力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贡献“计量之力”。

大会主旨演讲阶段,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以《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新质生产力融合赋能》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从加强源头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畅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渠道、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四个方面协同发力。人工智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对产业变革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也给知识产权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带来了全新命题,要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律,主动迎接新质生产力变革,更好的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新质生产力的融合赋能。

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规划室主任王翔以《完善知识产权立法 推进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内容不断丰富,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型的关键期,知识产权法治建设要坚持以我为主,既服务于国家发展、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又要注意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知识产权立法要坚持法治统一的要求,既要做好知识产权单项法律之间的协调,也要做好知识产权单项法律和其他法律中知识产权相关规定的协调。未来的知识产权立法工作要稳中求进,不断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持续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本次年会设置了“知识产权基础理论的变革与创新”“中国知识产权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商业标识保护前沿与制度创新”“专利权保护前沿与制度创新”“著作权保护前沿与制度创新”等十六个研讨专题,来自全国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界、实务界的专家约400人参会交流。

西区: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邮编310018

总机:0571-86914435

东区: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168号    邮编310018

版权所有 中国计量大学 Copyright 2025     浙ICP备1105366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