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1日上午,我校在闻厅一楼会议室召开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交流会。会议围绕《中国计量学院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08-2012)》和《中国计量学院文化建设任务书(2008-2012)》的目标和任务,总结和交流了五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效,分析了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三年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规划和展望。学校各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等50多人参加了会议。
党委书记胡建成作了题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大发展》的讲话,对学校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五年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布实施相结合,明确建设目标,落实建设任务,积极拓展新载体和新方法,努力探求具有计量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新路。各单位按照行动计划和任务书的要求,紧密围绕“建设高水平校园文化,服务和促进学校发展”这一主要目标,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和新成果。
针对下一步学校文化建设工作,胡书记强调:首先,要深刻认识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化建设是履行大学职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大学文化的影响力,自觉地把大学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和建设。其次,要突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校园文化的内核,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作用,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指引和精神力量。要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必须向文化源头寻支撑,以文化特色塑魅力。我们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学校制度文化,适时启动大学章程建设工作;要建设特色文化品牌,丰富计量文化内涵,适时建设计量博物馆和游泳馆,复建“陶冶亭”景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特色文化景观。第三,要全面持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方面通力协作,共同探索行之有效的建设路径。我们要高度重视,全员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要系统规划和整合优化学校文化建设;要尊重文化建设的规律性。
会上,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对过去五年我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总结。他首先回顾了《中国计量学院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08-2012)》出台的背景和基本情况,然后从以努力实现文化认同为目标的精神文化建设、以创新实践育人模式为特色的行为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总结了我校文化建设五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陶伟华强调指出,实践是文化育人的根本途径。我校已经逐步建立起全员学分化的分层分类的实践育人平台,以思想品德行为实践平台构筑道德底线,培养合格公民;以志愿服务实践平台、校外社会实践平台、社团文化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造个性通道,培养个性化人才;以学生骨干培养实践平台为依托,培养领军人物。多年来,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升,优秀人才培养成果明显。他认为,要让文化建设真正取得成效,必须解决师生以及相关部门参与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同时领导重视、各部门协同作战、基本条件保障、制度建设等保障支撑体系一定要到位。最后,陶伟华还分析了我校文化建设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在文化自觉自醒上还有不少差距;在从文化的视角和建设的要求来审视总结我们的工作上还有不少差距;各个学院、部门文化建设任务与学校的根本使命、大学的职能以及学校的重点工作没有很好地梳理清楚,两者关系没有很好地有机结合;特色不够特,精品不够多;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科的发展不协调;各个部门、学院在文化建设方面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
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等单位在会上做经验交流,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展示了过去几年在文化建设中的成绩和经验,交流了下一步文化建设的思路。
宣传部部长姜羡萍介绍了《中国计量学院文化建设行动计划(2013-2015)》(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过程。会议还将学校各单位、部门五年来的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汇编成册,供大家交流参考。据悉,学校将在会后汇总各单位、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我校新一轮的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