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青年教师提升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搭建青年教师读书交流的平台、营造师生共同阅读的校园气氛,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中国计量学院青年教师读书会正式成立,并举行了以“中国和世界”为主题的首次读书活动。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先春亲临现场指导,学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
陶伟华指出,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未来。青年教师的精神境界和专业水平,不仅影响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人成长。成立青年教师读书会,是学校培养青年教师在学习实践中成长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对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教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他希望青年教师读书会要坚持读书活动的正确方向,始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青年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不断提升境界和志向,通过读书活动增强个人积极进取、终身学习的动力,努力拓展个人未来事业的发展空间;要使读书学习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要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把读书会建设成为广大青年教师第二次成长的阵地,探索创新读书会的内容与形式,不断深化和提高读书活动效果。
在简短的成立仪式后,与会的青年教师们就《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进行了交流探讨。教师们对作者生平、此书表达的观点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等展开了讨论,从不用的角度出发,充分表达了个自的阅读感受。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年轻教师们渊博的学识和风趣的语言,让整个活动在轻松自由的学术气氛中度过。
作为我校第一届青年教师读书会的会长,人文社科学院院长邱高兴教授先就本书作者马丁·雅克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给大家做了介绍。出生于1945年10月的作者是英国考文垂人,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后在剑桥皇家学院获得哲学博士学位。雅克的主要活动和经历,与英国共产党密不可分,曾为英国共产党在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的东方生活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创作灵感和素材。
教师们在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后,意识到这是一本相当值得一读的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我们自己。赵素文博士认为,作者善意的提醒和对中国所取得成就的惊诧与赞扬,为世界认识中国和我们反观自身提供了相对全面和客观的描述。王涛博士认为,中国对世界产生最深刻、最有影响的烙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这个烙印将深刻影响未来世界文化的蓝图。何兆泉博士认为,此书最大的价值并不是预言中国要去统治世界,而是再一次催促西方世界重新认识东方世界,让东方和西方都更加健康地走向多级,走向多元包容、和谐共存、“各美其美”的无级世界。而霍荣棉博士则对书中的观点持有审慎和警惕的态度,认为我们应该以一种自我警示的态度审时度势,系统分析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不确定的世界寻求相对确定的解决方案。
大多数老师都认为,本书的书名非常值得质疑——“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个带有中国危险论色彩的名字。尽管作者一再声明中国的崛起对世界不是危险,而是对世界民主化的最大贡献,但仍不能平息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争议。林国治博士认为:“习惯于炒作‘中国威胁论’的西方人其实很难接受中国统治世界。雅克批判西方人的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的同时却掉入了同样的怪圈,中国的崛起会像西方曾经的崛起那样,在全世界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主导的中国模式。”
当天参与交流的教师当中,梁锡锋博士的发言最为有趣和深刻,他用“无谓的担心、有害的意淫”来总结这本书,梁博士对此书遭到热捧的现象非常费解,经过三次的阅读,他对此书的理解更加深刻:“不能说马丁·雅克先生的研究对我们毫无教益。西谚有云,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中国也不会‘统治’世界,马丁·雅克先生不必作无谓的忧心。”梁博士的言语非常“犀利”,他表示,这本书其实是作者和中国部分读者的“集体意淫”,西方对于“中国威胁论”的夸大和部分国人对此为之过早的得意,都是不可取的。梁博士的旁征博引,引发了现场教师们的阵阵喝彩。
据悉,中国计量学院青年教师读书会是在学校党委宣传部指导下,隶属我校社会科学联合会的群众性组织,成员由45岁以下青年教师组成。读书会秘书处设在人文社科学院。读书鼓励会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和集中研讨,对会员的研究成果、优秀作品,积极向有关部门或刊物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