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集中学习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学工部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学习会由校党委书记于永明主持。
会议围绕两个中心议题展开。一是在总结学校30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在新的机遇和挑战下,学校领导班子如何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加强对外交流,积极拓展外部资源,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如何认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的严重影响,进一步做好我校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
于永明指出,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2009年我校工作面临的重点问题,需要系统地考虑和设计。在对外拓展方面,首先要练内功,通过团队建设、强化特色等来增强我们的竞争能力。同时要明确,对外拓展是指通过各种载体和渠道去宣传学校,介绍学校,让社会、让企业、让专家更多地认识我们,了解我们,认可我们。我们要成为全国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要走出去,要通过全校上下所有人各种渠道去宣传,每个教师都有宣传所在学科的责任,每个学院部门都有宣传学校工作成就、特色的责任。就业工作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学生的就业引导,到开拓就业途径,到开展技能培训,从领导到教师,从经济政策的鼓励到教育的思想引导,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加大开拓创新力度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我校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全方位地重视,需要多渠道、多角度地推进,需要广泛宣传,使全校上下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学校发展更好地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林建忠认为,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校对外拓展的前提是要提升自己的实力。关于就业问题,他认为一是要认清形势,形势虽然严峻,但仍有不少机会;二是要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三是要完善体系,做好组织工作;四是要教育引导,建立新形势下的就业和择业观;五是要广开渠道,拓展空间;六是要度势而上,“双选”的就业机制必然导致“自愿性失业”,这对就业工作会有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一块“试金石”,我们要利用特色和办学优势,促进就业工作,同时还可以促进第二学位学生的招生工作,并进一步思考和推进专业调整和改革。
陶伟华和冯时林先后作了中心发言。陶伟华在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对高校就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后指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帮助毕业生及家长调整心态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并创造方方面面的条件。他指出,学校非常重视就业工作,将其作为二级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加强认识。学校通过了关于加强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11项有力的措施。下一步工作的关键就是如何统一全校认识,狠抓落实的问题。各部门要采取各种具体措施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力量,在形势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出台新措施和政策,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冯时林指出,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才能有效地解决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009年是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性一年,要实现建设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必须要在加强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服务于国家地方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于质量监督检验行业,拓展办学空间,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使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营造想干事的人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和谐校园。他强调学校要彰显优势,加强对外拓展,要把学校优势与区域经济优势、企业优势结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要加强与县市一级质检系统的联系;保持与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为学校发展谋求支持;重视各省市校友会工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学校驻京办的建设。
与会人员围绕这两个问题,从提高质量、提升水平、以生为本、确保稳定等方面结合各自的工作和想法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