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英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08-12-03 00:00:00 阅读次数:
  12月2日上午,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中国计量学院、明图教育咨询(杭州)有限公司承办,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协办的2008中英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研讨会在我校闻厅二楼小报告厅隆重开幕。研讨会旨在加强与国外同行交流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进一步提高浙江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浙江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徐建农,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e3i国家级优秀教学中心主任大卫•劳顿(David Laughton)等领导和来宾,以及我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出席了开幕式。全省40余所普通本科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明图教育咨询(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敏主持。   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在会上致辞。他首先介绍了我校的发展概况和近年来我校就业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陶伟华指出,今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重要影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实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跨国度交流,对于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陶伟华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与省内高校同行相互学习、充分交流,积极开展合作,着力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和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推进毕业生就业的分类指导,力求指导服务的精细化;着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和基层就业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拓展就业指导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内容,引导毕业生理性地面对和应对金融危机,更大限度地促进我省2009届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专家大卫•劳顿(Dave Laughton)教授和杰夫•瓦达克(Jeff Waldock)教授采用主题演讲和动态工作坊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参会的浙江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互动探讨、深入研究大学生就业辅导技巧。研讨会主要围绕《就业能力架构的原理、执行和巩固》、《为就业能力培养提供场地资金等多形式服务》、《“带薪实习”学生提前就业演练》等多项高校就业指导领域重点关注的议题展开讨论。其间穿插“如何把就业能力‘植入’高校教学大纲”、“开辟就业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两个工作坊主题,以案例模拟的方式展示英国高校就业指导的模式及方法。   研讨会上,各高校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热烈探讨在当今全球经济形势的背景下,如何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做好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思想准备、心理准备,研发适合浙江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辅导新模式。与会老师们一致认为此类研讨会的召开,将有效推动浙江省就业指导服务和课程建设不断发展进步,并有力地促进省内院校与国外院校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及相关领域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