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学院喜迎五千新生 迎新细节彰显人文关怀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08-09-06 00:00:00 阅读次数:
  经过紧张的准备,中国计量学院终于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5000多名2008级新生。在迎新各个现场,许多感人细节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   “热烈欢迎2008级新同学”的大红拱门在蒙蒙细雨中显得格外鲜艳;一台台迎新车辆繁忙往来于车站学校之间;各个学院的接待台前,老师和高年级学生热情地帮助新同学熟悉一切陌生的环境;报到咨询处的工作人员紧张地忙碌着,认真仔细地为新生们答疑解惑……这一切只为了让中国计量学院的学生在入学的那一刻就充分感受到学校给予的关爱,让他们从踏进大学门槛的那一刻起就因为自己是量院的一分子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从接车到报到的细致入微   为了做好迎新工作,各学院、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提前做好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确保三天的现场接待忙而有序,报到手续便捷顺畅。   为了给学生入学创造方便,学校专门安排了40多辆车辆分兵6路,赶往杭州的两个火车站和四个汽车站,同学们一出站就能够安全方便地直接来到学校。在各个学院的报到处,工作人员热情紧张地为每一位前来报到的同学服务,让每位同学顺利地完成入学的各种手续。此外学校专门安排了咨询处,由学生会干部现场为新生及家长答疑解惑,或者协助完成报到的各项事宜,或者让新生提前了解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   在现场,戴着小红帽的迎新队伍最为抢眼。迎新的车辆一到,“小红帽们”就会跑上前接过新生手中的行李,帮助他们完成报到的各个程序,直到他们找到宿舍,安排好行李,然后又马不停地回到校区迎接下一名新生的到来。学院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程海波告诉记者,此次迎新学校共出动志愿者3500人次。之前志愿者总队还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对“迎新志愿行动”进行了相关培训——“希望我们的服务能给新来的师弟和师妹带来方便”。9月5日是星期五,不少志愿者还要上课。周超尘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他清晨6点就来到校门口服务,8点赶去上课,一下课又立马投入到服务队伍中。   为了给新生及家长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学校特地开通了主校区和东校区间的专线,在食堂里设立了专门窗口提供家长餐,还在生活区为家长们准备了200多个床位,住宿只需15元/天。                 一切工作只为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每个学院的总支书记和负责老师也在迎新的队伍中忙碌着,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为了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各个学院在迎新宣传上大下功夫,制作了学院的展板、海报,“让新生在报到时就能够了解学院的一切”。在这次迎新当中,各个学院总结以往的经验,推出了许多新措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新生安心入学。   信息工程学院给每一位新生准备了《大学英语学习宝典》,详细介绍了英语考证政策、英语学习方法;计量测试工程学院为每个走“绿色通道”的新生准备了一个大礼包,里面有台灯、洗衣粉、衣架、笔记本等生活、学习用品;人文社科学院编写了学院指南,公布了所有班主任、助班、辅导员办公地点和电话,同时还为新生们送上了“锦绣人文风采节”节目单、策划案和纪念书签;在研究生报道现场,各类学术讲坛、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活动被搬上了屏幕,循环播放……   在各二级学院办理新生报到手续的摊位前,在新生居住的学生公寓里,处处可以看到党员的身影。他们身批绶带、胸佩党徽,站在迎新工作的最前线。帮助新生搬抬行李,分发宣传材料,指引新生办理报到手续,为家长们答疑解惑,协助宿舍管理员维护报到现场秩序,劝阻不文明行为等等,学生党员们做得有条有理。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派出党员服务队,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等组织了党员志愿者,为新生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报到工作;外国语学院“党员之家”特地开通了党员志愿者服务热线,为新生提供帮助。                 独立生活从报到开始   今年,学校迎新工作的主题是“独立生活从新生报到开始”。迎新现场到处张贴了给家长们的一封特殊的信。信上说,培养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重要一课,学校提倡新生不要依赖父母,独立办理报到手续,请家长们到家长休息室休息,学校将安排青年志愿者全程引导新生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记者注意到以往家长们拎着大包小包、跑前跑后忙着帮助孩子注册报到的情景在中国计量学院的报到大厅里明显少了。原来家长们都在家长休息室休息呢!对于学校的这个做法和倡议,他们表示完全的认同和支持。   在招生现场,记者见到了一位独自来学校报道的学生,“独立报到很正常、很应该的。如果连上学报到这样的事情都要让父母帮忙。四年后,我怎么独立找到工作?应该在入学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而且学校的志愿者的全程陪同服务很周到,一点都不用担心。我刚打电话向爸爸妈妈,让他们放心。”   校园里,一个个新生拖着行囊行色匆匆,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很快融入大学生活,感悟到量院精神,开启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