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3月25日,我校召开“开源节流”探讨会。部分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校长林建忠、副校长侯宇、蒋家新、冯时林出席会议。
林建忠指出,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明示、沟通、探讨、号召。开源节流是学校发展的形势所趋,目前学校正进行东校区建设,资金非常紧张,而经济来源相对固定,这就需要把学校的“蛋糕”做大,使资金流通和运作更加顺畅。关于开源,要发挥学校的知识、技术、硬件等优势,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如开展好检测、论证、培训等工作,能为学校争取很多资源,同时也能促进教学、科研工作。各学院、部门要瞄准行业检测、行业培训、校友等,在人员配置、工作重心上尽早谋划,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关于节流,要建立制度保障并实施,后产处等相关管理部门要考虑每个环节、挖掘潜力,各学院密切配合,使管理成本更低一些。他强调,各学院、部门要高度重视“开源节流”,努力在各自层面做好工作,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对将来的工作有所启发,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侯宇认为,“开源节流”要做到观念先导、勤俭节约、学会经营,要利用好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行业优势、杭州优势,学校在政策导向和机制创新上给予支持。蒋家新表示,在科研、实验耗材、接待等方面,各学院、部门要有过紧日子的意识,要更多争取各级政府的科研、实验室等建设经费,国家检测中心、省重点实验室要逐渐开始创收。冯时林指出,学校在新校区建设投入很大,“开源节流”非常重要,并提出了“开源节流”应确立的观念和制度,以及加强“开源节流”工作的一些好的措施。
会上,相关学院、部门负责人相互交流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