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考生
>
教职工
>
校友
>
访客
计量新闻网
>
WEBVPN接入
>
校内办公
>
邮件服务
>
招聘信息
>
图书馆
>
English
中国计量大学
新闻网
首页
学校总览
学校概况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沿革
组织机构
校园风光
校区位置
教学园地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创业
继续教育招生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重点实验室
学报系统
学科建设
一流学科
协同创新中心
师资队伍
人才招聘
师资介绍
师德师风建设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
中外合作办学
校园经纬
教工之窗
校友网
心理咨询中心
中国计量大学报
信息服务
文化导览
信息公开
学校班车
学校校历
标识系统
VPN接入
WEBVPN接入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热门新闻排行
1
我校2025年“三位一体”综 ...
2
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党委 ...
3
我校顺利完成2025年硕士研 ...
4
校领导带队赴枫桥经验陈列 ...
5
喜报!我校教授团队荣获中 ...
6
新突破!我校在第十六届全 ...
7
校党委书记徐江荣看望所联 ...
8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代表团来 ...
新闻导航
图片新闻
计量要闻
媒体传真
计量快讯
计量图库
视频新闻
通知公告
讲座讲坛
首页
>>
新闻网
>>
计量要闻
我校召开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建设”研讨会
来源: 党委组织部
添加日期:2008-01-16 00:00:00
阅读次数:
1月15日,我校召开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建设”研讨会。校党委书记于永明、校长林建忠、党委副书记徐涌金等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来自全校的40余名重点学科负责人、方向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会议就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科的团队建设,提升学科发展的整体水平展开研讨。 校党委书记于永明、校长林建忠听取了相关的讨论发言并在会上讲话。于永明说,学科负责人、方向负责人是学校提升质量水平的最核心力量,大家要充分认识到所肩负的责任,计量学院要实现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有赖于在座的最核心力量,任重而道远。针对与青年教师交流、青年博士学习会、青年教师座谈会上反映出来的一些思想和认识,于永明指出,怎么做好学科带头人,怎么开展团队建设要注意三点:一是要通过制定共同的目标和愿景让成员看到希望,这是共同的要求;二是要通过公正公平地处事处人让成员共同受益,共享、共赢,这是团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让所有成员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利益;三是要通过我们带头人的影响和建设,形成尊重、包容的文化氛围,让成员心情舒畅,有一个团队、一个“家”的氛围和感受。他希望学科带头人能在团队建设中考虑到这些因素。 林建忠在会上谈了关于学科带头人、学科建设看法。他指出,学科带头人很重要,学校的水平高低体现在学科的水平上,学科水平高不高的关健在于学科带头人。作为学科带头人很辛苦,一方面自己在学术上要有一定的地位,必须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来从事研究,另一方面,还要组织好学科,做好建设。学科建设工作上,一要正视我们的现实,认清我们不同学科在发展时间、现有水平上的差别,在正视的基础上摆正位置,明确今后的发展目标;二要注意发挥“后发优势”,方向一定要明确,根据现实的情况确定学科的方向,还要作好定位,明确若干年内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定位好、方向准才能获得较大的加速度;三要搞好团队,要发挥新学科的综合优势,在目前的状态下建立团队很不容易,要组织好要花很大的功夫,要找到一个好的办法;三要理清专业和学科的关系,专业与学科互相依存、互相依存,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人才,学科的目标是创新,专业在学科中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四是要注重团队建设,团队建设一定要注重梯度,要考虑人性的因素,要正确认识学科的特性;五是要注重标志性成果的建设,以标志性成果的取得来体现学科的水平,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学校、发展中的学科这些都非常重要。 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德仁和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为科分别介绍了在学科建设、团队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杨德仁教授从国内外研究体制的比较中提出,作为国内的大学要完成科研任务必须要建设研究团队,发挥出团队的优势,在本研究领域占据优势、提高科研项目的承接能力、并确保长期从事某一领域的研究,通过长期的积累形成重大的成果,同时培养优秀的年轻人才。在团队的形成与构成上,他分析了小团队与大团队的不同构成和要求,建议在团队构成中注意团队成员的年龄搭配、性格搭配、能力搭配和研究方向搭配。他还指出,作为一个好的团队负责人,就该具有过人一等的胸襟气度、超人一等的学识水平、高出一筹的勤奋努力、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他还把自己所在团队的运行情况和经验向与会的代表作了介绍,并强调了“保证基本,体现公平;鼓励突出,体现竞争”的团队运行理念。苏为科教授从浙江工业大学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史谈起,指出学科建设是集学科梯队(团队)、学科方向(定位)、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团队,在定位上,采取了避强和创特色的研究方向,将学科的发展定位为与浙江经济建设精密结合,以技术创新为主上,从而取得了成功。在学科团队建设上,他强调团结是关键因素。在科学研究上,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提高学科研究水平,争取标志性项目和成果,重点在于与学科建设方向一致,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在条件建设中,硬件建设是常规性建设,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平台建设是标志性的建设。他强调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要本,本科教学和本科生培养是常规性的建设,要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他们独立思考,主动研究,标志性建设是学位点的申报与建设,从而培养国家级的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中注重基础和应用双重能力的培养。 与会的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和相关学院院长分别在会上探讨了各自的看法。一方面,这样的交流既有指导意义,也有可借鉴性,对于我校的相关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寻找差距、明确目标有一定的帮助,也启发大家要加深对学科带头人这个岗位和自身的定位加深认识,增强创新意识,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积极寻求学科建设发展的新出路,做出自己的特色。部分院长和学科带头人也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本学院、本学科团队建设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大家也谈到对于不同的门类、不同的学科应该有多元的认识,在现行的体制下寻求探索和适合的管理办法。同时,大家也就相关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