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8年年度课题评审结果已于近日揭晓,由于我校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工作管理制度健全、研究成果显著,得到了课题主管部门和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在本次申报的10项课题(按规定为9项)中共获得7项课题立项,在浙江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作为学校的高教研究课题管理部门,高教研究所一以贯之地注重营造健康良好的高教研究氛围,始终致力于通过课题立项研究的过程来带动大家增加对教学和管理工作投入,提升工作质量。这一努力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支持和响应。随着对工作关注度的增加,大家不但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对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是收到了双赢的明显效果。从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的组织工作来看,历年来高教研究所通过网络发布通告、通过电话传达通知、通过召开研讨会提高认识、交流经验等多种途径,广泛动员教职员工参与课题申报工作。2008年度,教科规划课题的申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初选后的校内申报数量仍达到了45项之多。在此期间,高教研究所积极主动为课题申报人提供业务咨询,通过电子邮件、面谈等多种形式解答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对申报材料进行认真评审,对上报项目进行修改完善,确保了上报项目的申报质量。在课题立项评审方面,高教研究所始终坚持对所有的申报人一视同仁,秉承质量(选题内容)优先,兼顾合理(分布结构)的原则,综合考虑课题申报书质量以及课题负责人情况,力求获得最佳效果。在遇到特殊需要时,高教研究所历来采取做“加法”的方式,去省教科院争取额外指标(并非每次都成功),尽量做到不损害其他申报人的利益。在课题管理方面,高教研究所出台了相关文件,确保学校配套研究经费到位,规范了课题管理过程,对课题的开题、中期、结题各个环节作了明确要求,并采用多种方法来保证每项研究成果都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确保了课题研究质量,力求形成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的良好风尚。
在做好课题管理工作的同时,高教研究所积极加强与包括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内的相关高教研究机构的沟通和联系,努力提高学校的能见度,以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另外,为提高广大教师干部的高等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还专门邀请了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教授以及《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国内一流高教研究刊物的资深编辑,就高等教育研究宏观形势、教科规划课题申报、高教研究论文撰写等问题来校作了多场专题报告,收到了良好效果。
在几年的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研究中,多项课题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陈晓竹老师主持的“校企联合培养应用性人才模式的研究”( 课题编号04SB082)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了高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新渠道。该课题试点班的同学100%找到了外资企业软件设计工作;徐涌金老师主持的“转型期高校教师工作激励机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课题编号04SB084)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完善了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有效激励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季建成老师主持的“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创建现代教育背景下大学特色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现代武术防身、安全教育特色体育课程” ( 课题编号sc46)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关教材已出版,课程已经开设,已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潘岚老师主持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 课题编号sc47)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完善和改进了学校实验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和省内外高层次比赛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另外,李丹青老师主持的“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学生评教制度的建构”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有效推进了学校的生评教工作:确立了发展性教师评价理念;出台了一整套生评教制度文件;开通了网络测评系统;发表了8篇论文,其中6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研究成果“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的研究及实践”获中国计量学院2006年教学成果一等奖和省第五届教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这些都说明了我校从事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研究的氛围已经形成,并且健康发展。
据悉,此次立项课题的具体信息已在高教所网站公布。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工作取得的成绩只是我校高教研究工作的一个缩影,相信通过不断努力,我校的高教研究工作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