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高校食品学科专家齐聚生命科学学院共商学科发展

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添加日期:2007-12-30 00:00:00 阅读次数:
  12月29日下午,浙江大学叶兴乾教授、浙江工商大学励建荣教授和戴智远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钱俊青教授和孙培龙教授、浙江科技学院毛建卫教授和尤玉如教授等七位食品学科专家应邀到生命科学学院交流指导。副校长蒋家新、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俞晓平、副院长张明洲出席了座谈会。食品科学系全体教师参与了座谈。   蒋家新副校长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向各位专家简要介绍了学校总体情况、办学特色以及生命科学学院食品学科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并希望各位专家为食品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提出宝贵意见。俞晓平院长就生命科学学院的总体情况、学科发展思路、主要研究方向、科研实力、实验室平台、师资力量、食品科学系的发展现状和亮点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在座的专家对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和食品学科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虽然生命科学学院包括食品专业的建设时间不长,但方向明确、发展很快、业绩显著。尤其在食品学科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凝练上,专家们认为“食品质量安全与标准”、“食品安全与快速检测”“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个研究方向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既很好地与国家质检总局挂钩,又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希望生命科学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集中优势力量,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上取得更大突破,并希望学院食品学科与在杭高校的同行加强合作,共创浙江省食品学科研究平台,在国家层面上争取更多项目和成果。座谈过程中,各位专家还对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指点迷津,叶兴乾教授指出要充分发挥计量的优势,围绕检验检疫的特色,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教师科研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相关院校的合作。励建荣教授则指出,学科的发展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即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发展方向,他希望通过几年的发展,计量学院的食品专业能够赶超现有高校的食品专业。毛建卫教授则提出,学科发展的关键是要找特色、找交叉点,要集中优势力量,做大做强。尤玉如教授从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年轻教师居多的现状出发,希望年轻的博士们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钱俊青教授、孙培龙教授、戴智远教授也从科研方向的选择、关键点的把握、创新点的挖掘等方面为在座的教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宝贵的建议。   会后,各位专家在蒋家新副校长和俞晓平院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并就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了交流。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