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
考生
>
教职工
>
校友
>
访客
计量新闻网
>
WEBVPN接入
>
校内办公
>
邮件服务
>
招聘信息
>
图书馆
>
English
中国计量大学
新闻网
首页
学校总览
学校概况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沿革
组织机构
校园风光
校区位置
教学园地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继续教育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就业创业
继续教育招生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重点实验室
学报系统
学科建设
一流学科
协同创新中心
师资队伍
人才招聘
师资介绍
师德师风建设
交流合作
国际交流
中外合作办学
校园经纬
教工之窗
校友网
心理咨询中心
中国计量大学报
信息服务
文化导览
信息公开
学校班车
学校校历
标识系统
VPN接入
WEBVPN接入
教师邮箱
学生邮箱
热门新闻排行
1
校领导率团访问英国和塞浦 ...
2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党委书 ...
3
仪器仪表前沿技术与发展趋 ...
4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 ...
5
宜宾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光 ...
6
我校入选全省教育科技人才 ...
7
我校召开庆祝建党104周年暨...
8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 ...
新闻导航
图片新闻
计量要闻
媒体传真
计量快讯
计量图库
视频新闻
通知公告
讲座讲坛
首页
>>
新闻网
>>
计量要闻
中外专家齐聚量院共话标准化发展战略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06-08-18 00:00:00
阅读次数:
8月18日,由人事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举办的标准化发展战略高级研修班在中国计量学院隆重开班。中外代表、标准化业内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大计。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外国专家有欧盟驻华使团标准化专员克劳斯?齐格勒先生,西门子(中国)公司知识产权部主任凯?勃兰特博士和空中客车公司(德国)标准化主任拉尔夫?泰尔曼先生;中方的领导和专家有国家质检总局人事司巡视员、副司长王步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房庆,国家质检总局标准法规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黄冠胜,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平均等。中国计量学院校长林建忠,管理学院院长宋明顺也出席参加了本次研修班。专家学者们通过报告演讲、学术研讨、论文交流等方式,紧紧围绕“标准化发展战略”这个核心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和学习。 据悉,举办此次研修班旨在紧跟国际标准化技术发展前沿,提高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水平,进一步加强质检系统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研修的内容包括:实施标准化战略,实现我国标准总体水平的跨越式提升;欧洲标准化的战略及对中国的影响;电气工程公司对标准化益处的思考;欧洲航天标准化;应对和解决技术性贸易措施中有关标准化的热点问题;当前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研讨、考察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等。 国家质检总局人事司巡视员、副司长王步步在开班仪式上做动员讲话。他首先代表总局领导对为我国质检事业和质检科技发展,为标准化研究与应用做出贡献的质检系统工作者表示感谢!他说,总局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质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科技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像这样的高研班自2003年以来已举办了3期,此次是第4期。高级研修班的举办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为质检科技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此次研修班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希望大家积极研讨、启发思路、促进工作。王步步要求与会人员牢记责任,刻苦钻研;严于律己,踏实工作;求真务实,勇于创新! 中国计量学院校长林建忠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他指出,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加强技术标准的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中国计量学院作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在标准化研究和教学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20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培养标准化、质量管理、计量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设有工商管理(标准化和质量管理方向)、工业工程、产品质量工程等相关本科专业,开设了可*性技术、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标准化工程、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准、质量认证等相关课程30多门,编著了《标准化》、《质量认证》、《计量管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相关教材20多部。目前,学校已培养出标准、计量和质量管理以及工商管理本专科毕业生近8000人,毕业生受到标准、计量、检测、质量管理行业、信息产业和军工系统等好评。 此次高级研修班的举办,是学校为国家质检事业和标准化工作服务的有益尝试。与会专家对当前中国和国际标准化热点问题及标准化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学习交流,提高标准化研究和应用技术水平,必将促进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推进我国标准化工作与国际进一步接轨。作为多年从事标准化研究工作和标准化人才培养的中国计量学院,也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质检系统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贡献力量。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