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担的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研制”科研成果通过鉴定验收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05-11-28 00:00:00 阅读次数:
  11月25日下午,我校承担的首个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研制”科研成果鉴定验收会在星都宾馆召开。由中科院院士母国光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宁波大学校长聂秋华教授、浙江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刘旭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的鉴定委员会和母国光院士任主任委员,浙江省科技厅孙林生处级调研员任副主任委员的验收委员会对该项目进行了鉴定验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光机物理研究所陈星旦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李同保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庄琪,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田维坚,浙江大学信电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章献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总工王健研究员,浙江省技术监督检测研究员陈志明高工以及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洪积庆、成果处处长周益民,杭州市科技局的部分领导参加了鉴定、验收。我校吕进副校长、科技处陈乐处长以及光电子技术研究所课题研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鉴定、验收委员会主任母国光院士主持。会上,张在宣教授受我校校长、庄松林院士的委托作了课题组作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并回答了专家的提问。课题组工作报告全面介绍了项目由来、项目目标、项目进展、项目创新性和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产业化计划等内容;技术报告介绍了项目进展、原理及结构设计、试验装置图、特性测量方法、运行试验等内容。会上还宣读了测试报告,查新报告和用户使用报告。   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课题组的报告,审查了相关资料,察看了样机并进行现场提问后指出:FRA型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研制已达到和超过合同的技术指标;该项目采用光纤激光器作为抽运源,增益高、噪声低、无偏振相关性、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 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光纤拉曼放大器。此外,项目还在光纤拉曼增益光谱测量,抽运源的采用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对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中噪声成因及抑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低噪声的分布式光纤拉曼放大器。项目在产品设计上具有一定特点,放大器增益,增益平坦度和噪声因子等性能指标均优于国内同类产品,与检索到的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后,经充分讨论,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鉴定,并希望课题组进一步积极推广应用并实施产业化。   鉴定工作结束后,验收委员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审查了财务专项审核报告后指出,课题组提供验收的材料真实、规范,符合验收要求;该项目收支基本平衡,开支基本合理,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省科技厅综合计划处处长周伟强在会上代表省科技厅对专家们认真、负责的工作表示感谢,对课题组圆满的完成项目的研究工作表示祝贺。周伟强指出,我省对重大项目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科技优势资源更好的集中起来,将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更好的结合起来,使科技成果更好的面向应用,达到科技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争取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浙江省的高校与省外的科研力量更好的整合起来,促进浙江省高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以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周伟强也希望与会专家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浙江的科技事业,并对我省的科技计划管理中需要改进、需要深化和拓展的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吕进在会上首先对课题组的全体人员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是我校首次承担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该项目在庄松林校长和张在宣教授的带领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科队伍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对我校的学科建设有很大的促进。同时,吕进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他强调,各位专家对我校十分关爱,对项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专家们能继续支持和关心我校的发展。最后,吕进对省、市领导表示了诚挚的谢意,感谢其在项目实施和执行过程中的指导和支持,并表示,学校将按照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的要求,在项目产业化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