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标准化人员培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05-11-25 00:00:00 阅读次数:
  11月25日上午8:00,为期两天的全国标准化人员培养研讨会在我校明德楼B6楼会议室隆重开幕。国家标准化专家李春田教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郑卫华、党委副书记张爱及我校党委书记姚盛德、副校长吕进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部分专家、我校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我校党委副书记徐涌金主持。   吕进在会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本次“标准化人才培养研讨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应邀出席会议的来宾、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吕进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实施中国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问题,对于推动中国加快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经济发展形势,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准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国家标准化战略,将争夺和控制国际标准作为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策略,并以标准为依据,强化其经济和技术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致使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是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基本保证。吕进强调,实施中国标准发展战略,培养标准化人才是关键。我校作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系统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标准化人才培养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学校已培养出标准、计量、质量管理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近8000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尤其是标准、计量、检测、质量管理行业、信息产业和军工系统等的好评。吕进指出,这次研讨会的召开,通过与会专家对标准化人才培养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流和研究,必将促进我国标准发展战略实施和标准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将推动我校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郑卫华在开幕式上讲话。他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标准化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国际组织也十分活跃,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因此,这次在学校组织召开标准化人员培养研讨会,探讨人才培养问题意义重大。郑卫华说,当今社会,人类活动的80%―90%都在做标准化,无论是企业管理、工程管理都需要设计方案,而任何方案都是制定标准化工作。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一个技术全球化、管理全球化过程,谁牵头、谁去做、谁掌握标准化制定权,谁就有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因此标准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业。郑卫华强调指出,我国参与全球标准化过程,必须有相应的专家提出我国的看法、要求,而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能缺乏这方面的专家,因此,我国一定要从大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政府管理人员中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具有标准化专业知识、高超协调能力和突出个人素质的专家,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为国家争取利益。同时,郑卫华也希望通过会议的召开能在我校引起较大的震动,使学校培养出更多参与标准化研究的准专业人才。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专家报告会阶段,六位专家先后做了主题报告。李春田教授着重谈了标准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郑卫华副院长就实施中国标准发展战略,培养国际标准化人才做了专题发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审查部沈同主任强调了标准化事业对人才的高要求;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邢立强高工介绍了重要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中标准化人才培养方案;张爱副书记就国外人员职业资格情况进行了介绍;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张立虹副处长介绍了我国地方标准化人员资格认定情况。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