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05年迎新工作侧记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05-09-11 00:00:00 阅读次数:
  9月10日,初秋校园里装扮一新,我校2005级新生入学报到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900余名新生带着理想和希望,走进了中国计量学院,给平静的校园带来了一股生动的气息。走进校园,“热烈欢迎2005级新同学及其家长” 、“新生活新希望新辉煌在量院起航”等标语、简洁明了的示意图和引导牌、飘扬的彩球、色彩鲜艳的彩旗把校园装点得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前来报到的新生和陪同的家长络绎不绝。全校上下都在为迎新工作辛勤地忙碌着。   为了方便新生,简化报到手续,学生处、计财处、保卫处等有关部门和各二级学院在环宇楼大厅联合办公。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快捷的办理手续,赢得了新生和家长们的交口称赞。为了保障这次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有关职能部门,各学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谱写了一曲和谐悦耳的迎新曲。                 辛苦的,也是光荣的   9月10日清晨,当所有同学犹在睡梦中时,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20名青年志愿者已悄然出发前往杭州火车站、汽车东站等六个站点迎接新生。可能没有家长知道他们的名字,没有新生去问他们的班级,但正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做好了迎接新生的第一站。他们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为新生及家长搬送行李,指路带队,一杯水,一声问候,无不流露出他们对新生的关心。   初秋的早晨有着阵阵凉意,但是志愿者们的脸上都流着汗水。当记者问他们“做志愿者有什么感想?”他们的回答是“做志愿者是辛苦的,也是光荣的!”这质朴的话语,平实的语言,却展示了他们最能给人以激励,最富震撼力的甘为无名英雄的品质。这也充分展示了量院学子的风采。               党员志愿者先锋队: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每年的迎新期间,志愿者总是最活跃的群体,只要有新生的地方,我们就能看到“小红帽”的身影。与以往不同,在今年的迎新工作中,我们还不时的发现戴着“党员志愿者先锋队”标志的青年志愿者。据团委负责人介绍,结合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此次迎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共有40余名党员和预备党员组成了党员志愿者先锋队,负责那些时间紧、任务重、特别苦和特别累的工作,要求党员志愿者在迎新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一流的服务意识。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每当有接站的专车开进来,不等停稳,党员志愿者们就冲着那些行李特别多的家长和学生走去,“争抢”着新同学的大包小包,开始了“一对一”的全程引导。面对热情的接待和周到的服务,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的脸上洋溢着满意而又欣慰的笑容。当我们采访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新生家长时,他欣喜地告诉我们:“我对计量学院的接待工作非常地满意,尤其是这些志愿者的服务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早知是这样,我就不用再来这一趟了。”旁边一位江西的家长说:“从迎新过程中,这个学校及学生都展示出一种生命力和朝气,让我们很难忘!”   计量技术工程学院党员示范岗、信息工程学院党员服务队、机电工程学院党员先锋岗……各二级学院也纷纷组织起各自的党员力量投入到紧张的迎新工作中。                后勤服务公司:迎新工作的坚实保障   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方便学生”的宗旨,在近年的迎新工作中,我校一直采取派车前往杭州火车站、汽车东站等站点迎接新生的措施。“到车站迎接”为许多新生提供了方便,但这看似简单的做法,却凝结着后勤服务公司众多员工的心血。   在各接站点,记者看到了后勤服务公司员工热心的服务,和青年志愿者们无限的热情。一位后勤服务公司员工说:“我们可是迎新工作的先锋队,新生和家长最先见到计量学院的人就是我们,所以我们一定要站好第一班岗。”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我校车队队长姜敬忙碌的身影。当被问及我校今年接站工作的具体情况时,姜师傅说:“由于事先考虑到今年迎新工作情况特殊,接新生的学校多、人员多、车辆多,所以我们就采取措施与其它学校错开,提前选则了合适的接新生地点,既确保安全又要方便。”当记者问“接站工作的感受”时,姜师傅说:“每年的迎新工作都是这样的,为新生和家长服务是我们该做的,48小时不间断的接站能方便大家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除了接站工作外,后勤服务公司在整个迎新过程中还承担了许多繁重的任务。公司员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我校的迎新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与家长进行近距离交流   为了更好地与新生及其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各学院纷纷从紧张的迎新工作中抽出几个小时的时间,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搭起了学校、学院和家长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各学院负责人向学生及其家长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基本情况,并详细的介绍了学院的科研、师资、教学、学籍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使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及学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家长会上,许多学院还播放了中国计量学院宣传片和新生入学教育片,党总支负责人结合以往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着重介绍了学生日常管理方面的规定。学生家长也就关心的话题向学院领导进行了咨询。学院领导的耐心讲解不时博得新生家长的热烈掌声。通过座谈,学院领导与学生家长的距离拉近了,家长们的各种疑团解开了。家长们表示今后一定会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的开展,共同把孩子培养好。                家长的心声   “计量学院的环境真是不错,充满了现代化气息。”“迎接新生的氛围真是热烈,让我们感觉心里暖洋洋的。”“志愿者的服务非常周到,有了他们我们方便多了。”“新生家长会开得真好啊,没说什么深奥难懂的词汇,听起来很有道理,能说到我们心中。”这是一位家长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对所见所闻的感慨。当问他,“您把孩子交给我们,放心吗?”“很放心!下沙虽然不像市区那么繁华,但现在艰苦点好,主要是学习,通过他的努力,当学业有成时,这才是他能力的完美展现!”“说实话,我为我的孩子能考到计量学院来感到自豪!虽然他远离家乡,但作为家长,我还要对他说,学校是最神圣,最至高无上的,学校与社会完全不同,只有当他学好,将来才会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贫困生牵动众人心   为了不让一位普通本科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学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校内贷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困难生资助体系。我校每年有近8%的学生可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有5%的学生可申请校内贷学金,对于因家庭变故造成的突发性的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向学校申请临时性的困难补助,学校会尽全力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同时,我校的困难生也受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帮助。国家和省政府设立“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我校每年有近2%的学生可获得此项奖学金;浙江东磁集团的何时金先生在我校设立“何氏助学金”,每年奖励20名品学兼优的困难生每人2000元;我校每年都有学生受到“太太乐助学金”、“新长城助学金”等资助项目。   校勤工助学中心也在不断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以满足同学们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迫切要求。   在今年的迎新工作中,我校承诺不让任何一位公办普通本科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为此还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授权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进行审核批准。对经审核的贫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情况实施奖、贷、助、减、补等“五位一体”的助学政策,确保每一个贫困大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废止学业。   在各学院的“绿色通道”前,记者发现许多贫困生来时面带着忧虑,而离开的时候却满脸的笑容。有的学生家在山区,家庭经济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根本无力承担学费;有的学生父亲长年生病,家里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有的学生的家庭是低保户,高中的学费已经令家里债台高筑……面对着这些经济条件拮据、却一心求学的学生,各学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热情的帮助,为他们排忧解难,开启了求学路上的“绿色通道”。难怪当记者采访时,一位贫困生激动的说,“穷孩子也能上大学!”   在这短短的两天,记者一再被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一件件动人的事例和一幅幅感人的场景激励着、感动着。可以说,为了做好这次迎新工作,我校广大师生员工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新生及家长的认可,展现了学校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风貌,也使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一来到量院就能体会到家的温暖,感觉到家的温馨,尽快地融入量院这个大家庭。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