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计量学院知识产权周 大学生“唱”导音乐版权

来源: 本站编辑部 添加日期:2015-04-27 08:35:08 阅读次数:
     中国日报网浙江频道讯 “秋月尽,寒气殇,叶落孤寂诉无常。”大一学生殷敏朱丞拿着吉他弹唱自己写的歌,说起“原创歌手”这四个字,他是有点小骄傲的。就在不久前,自己写的这首《莫离》还被周围众多同学传唱。  
     不过,相比舞台上的小骄傲,殷敏朱丞也较普通人多了一份对音乐人创作艰辛的理解。“做歌是很辛苦的,不单单自己写出来了就好,还要找人编曲、录音、做和声修音……后期花费也很大。”4月23日,在中国计量学院第八届知识产权周开幕式上,他与学校另外几名原创歌手一同用歌声呼吁音乐作品版权保护。 
     此次知识产权周以“音为知产,情系版权”为主题,宣传周期间,学校将开展司法保护研讨会、学术沙龙、征文大赛、音乐版权志愿宣传等一系列活动。 
     随着版权意识的普及,如今一部分知识产权已越来越受关注,但音乐版权却并未因此得到很大尊重。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成立了音乐版权调研小组,在下沙高校区针对不同人群随机发放了250份问卷调查,受访者中近8成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通过对问卷的初步统计发现,随着被采访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对音乐版权保护的意识也逐渐加强,但是当被问道是否能够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到音乐版权时,有69%的受访者表示并不清楚。 
     下本书要花钱,看个电影要花钱,可听一首歌也要花钱? 
     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活在心照不宣的免费网络下载中。法学院王冠航是调研小组的成员之一,在访问过程中,他发现大部分人对网络音乐付费问题采取的都是“观念上支持,行动上随大流”的做法。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计量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丽琴认为,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保护,不仅能保护创作者的创作成果,也能够维护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但它同时又要涉及到公共利益,如何协调好知识产权私权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要在制度上有所涉及。 
    “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层面上加强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同时,集体管理的机制也可以发挥比较好的作用。音乐作品不像专利有专门的使用对象,它的消费者多而且每次收费含量低。权利人不太可能与使用者进行一一对应的收费,所以要采用集体管理机制,搭建一个平台来管理。”陶丽琴说。(项茜雯 通讯员 余聪) 
    链接:http://zj.chinadaily.com.cn/news/wenhua/jiaoyu/xinwen/2015-04-23/39272.html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