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余聪)6月是充满离别与感恩的毕业季,同时也是一个蕴藏活力与青春的创业季。中国计量学院的4名大学生就从毕业照的市场需求中敏锐地“嗅”到商机,创立了一家专门为毕业生提供策划、摄影、摄像服务的工作室。
这4名大学生目前均在读大三。发起人夏凯说,工作室成立以来,陆续接到30余单生意,顾客大多是下沙高教园区各大高校的毕业生。
夏凯说:“以前每到毕业季,出于爱好,我都会为毕业生拍摄一些照片。毕业生大都有这个需求,拍一套甚至几套风格独特的毕业照,作为离校前的留念。”
下沙高教园区有十几所高校,市场前景广阔,夏凯找到其他3位爱好摄影的同学一起合作。今年4月,工作室正式成立,取名“时光微澜”。“一帮年轻人在一起合作,更能激发活力,也不缺创意!”
为把工作室的名声打出去,他们巧妙地在校园内拍摄了一组以“再见,计量”为主题的风景照,吸引师生们的眼球。这组照片经校官方微博转发后,传播迅速。精美大气的作品,展示了工作室的卓越实力和拍摄技巧,工作室一下子“火”了起来。
接活容易,干活难。从“友情模式”转型为“商业模式”,这意味着需要在拍摄质量、服务、主题等方面拿出更令人满意的作品。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工作室成员一起商量,借鉴了一些知名摄影工作室的操作方法,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摄影流程,内容涵盖了从前期接待到方案制订,从服装预定到拍摄风格,等等。
经过两个月用心的经营,如今工作室已小有名气。他们也总结出了一些毕业照的拍摄经验:“以班级拍摄为例,提前沟通和组织非常重要。一个有威信的班委,能让班级成员凝聚起来,与摄影的节奏合拍。另外,凝聚力强的班级,通常也能集思广益,在拍摄过程中临时冒出非常好的创意。”2011级公共关系专业的顾东毅在团队里主要负责接待与创意策划,他说:“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真正地投入,要把自己看作他们当中的一员。”
6月中旬以后,不少毕业生陆陆续续离校,摄影师们开始整理这一段时间来的工作,挑选出精美的作品,制作宣传册。他们说,摄影就是创作,每一次创作,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尤其是“毕业”这样充满着离别与伤感为主题的拍摄。
“拍摄毕业照,感触最深的是时光的流逝。看着镜头里的毕业生,想象着终有一天,自己也会从镜头后站到镜头前。每一次在帮助不同的摄影对象留住时间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一段记忆、一次感动。”夏凯说。
链接:
http://www.zjjyb.cn/jyb/zhxw/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