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出小份菜窗口
采购小份菜餐盘
昨天中午,中国计量大学的余老师发现,学校食堂的档口多了一个“小份菜窗口”。余老师尝了个鲜,当即就体验了一把。“体验感相当不错。”他说,花了7.8元,吃到了3个菜。“红烧排骨4.2元、红烧豆腐1元、黄瓜炒蛋1.8元,米饭100克0.8元,全部吃完还吃得很饱呢!”他告诉记者,以前他花8元左右只能吃到2个菜,现在能吃到3个菜,在不浪费的前提下,过了嘴瘾,还营养均衡。
同样的菜,记者在中国计量大学食堂看到,正常份的红烧排骨6元、红烧豆腐1.5元、黄瓜炒蛋2.5元。这样算来,小份菜的菜价差不多是正常份的7折。
在小份菜的定价方面,高校之间各有不同。在浙财大,一份纯素的小份菜2.5元,一荤一素的小份菜价普遍在3.5—5元之间。负责人说:“一餐下来,师生大致可以节约3—5元,老师学生吃得好,又能减少浪费,一举多得。”
有高校后勤负责人告诉记者,小份菜的价格不等于半份菜的价格,看上去小份菜的单价比正常份的要贵,但对于胃口小或想多吃几个菜的师生来说却是省钱了。
中国计量大学后勤负责人王勤告诉记者,目前学校有7个食堂各推出了一个小份菜窗口。为了配合小份菜窗口的计量透明,学校还特意采购了一批小份菜的餐盘。“师生一看就知道所打的饭菜量够不够吃。就连卖面的窗口,我们也推行了小面碗,差不多是正常面碗的2/3。后期,我们会根据实际需求考虑推行小餐具、增设‘小份菜窗口’。”
浙江传媒学院后勤负责人缪春华说,他们食堂盛小份菜的餐盘与正常份的菜盘颜色是不一样的,师生在自行取餐时可以通过餐盘的颜色来分辨。
“光盘”后有奖励
厨余少了不亏钱
“恭喜你,这是你的‘光盘’抵用券。”昨天,浙江财经大学学生李健像往常一样,将餐盘送到了餐盘回收车里。正准备离开时,一旁的志愿者递给他一张小卡片。凭这张小卡片,他可以免费获得饮料或酸奶一杯。原来,这是学校专为做到“光盘行动”(餐盘内饭菜均无剩余)师生发放的“抵用券”。
记者在中国计量大学食堂看到,当师生吃完饭后将餐盘端到餐具回收处时,只要做到了“光盘”,一旁的志愿者便会给予奖励。“今天是香蕉、酸奶二选一。”
记者了解到,对于做到“光盘”的师生,现阶段学校都会推行奖励。像浙江传媒学院,“光盘”一餐可获得一张积分卡(限中、晚餐),在活动有效期内集齐15张、30张、60张的同学分别可兑换相应的奖励;浙江工商大学鼓励学生“光盘”,会随机、不定期地发起奖励活动,发放免费大排券、面条券、饺子券等。
对于奖励所投入的资金,有学校后勤老师说,比起浪费来说不一定会亏钱。有后勤负责人与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桶20升左右的厨余垃圾交给他人处理,需要花费20元左右;这几天,一个餐厅的厨余垃圾减少量在40—50升,那就相当于省下了四五十元钱。“再加上志愿者帮我们进行调查,方便我们及时调整菜品、了解师生口味,从而减少无谓的浪费,并提升菜品的质量,又能省下不少钱。这样综合算来,其实并不会亏。”
链接: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20-09/15/content_701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