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 劳动教育应发挥 “贯通”作用

添加日期:2021-04-27 09:11:44 阅读次数:

《中国科学报》2021年4月27日第7版发表我校校长宋明顺专访《劳动教育应发挥“贯通”作用》。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劳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贯通”作用,即撬动劳动教育这根“杠杆”,就可以联动各学科、各课程的德育元素,实现各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

临近“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教育再次成为高教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当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细化高校劳动教育专业必修课开设方式。此后一年间,辽宁、河南等多个省份以及相关高校纷纷跟进,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程。

虽然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的相关工作已开展了一年,但如何将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高校整体课程体系乃至于育人体系中,仍有待进一步推进。就此,《中国科学报》专访了长期关注劳动教育的中国计量大学校长宋明顺。

效果评价无一定之规

《中国科学报》: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必修课程,您认为此举给整体推进劳动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近一年来,您是否感受到了国内高校对于劳动教育认知上的变化?

宋明顺: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自国家层面提出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以来,高教界也都对劳动教育进行了重新认识。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近些年的实践中,针对此前劳动教育在落地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已经逐渐形成了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入手,以课程教育为主要依托,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强化组织保障的高等教育劳动教育模式,劳动教育整体发展态势也愈发成熟。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建立健全一套更加常态且长效的运行机制,从而推动劳动教育长期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报》: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劳动教育作为观念教育或生活技能教育,不存在具体的量化标准,这和依然十分重视分数考评和定量评价的大学必修课程似乎并不相符。对此,您怎么看?

宋明顺: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落实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设置可以有两种模式。一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将劳动教育融入通识课程。该模式重在强化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就业择业观等内容,加强学生劳动品质培养,并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

二是开设专门的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如“劳动科学概论”或“劳动概论”等。该模式重在让学生系统学习劳动法律、劳动关系、劳动经济等劳动科学基础知识,为学生理解并逐步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奠定基础。

至于课程效果评价,事实上并无一定之规,既可定量也可定性。但无论形式如何,其考评的重点都应该放在学生对于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劳动教育的体会和收获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可以育人为考核导向,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加入讨论和分享环节,引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新奇”课程或许效果更佳

《中国科学报》:在相关文件中,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已经进行了一些规定和说明。您认为高校该如何平衡“培养劳动精神”和“教授劳动技巧”之间的关系?

宋明顺:在理论层面,劳动精神是对劳动实践活动的理性认知,是以劳动为基础的精神信仰。在实践中,劳动精神的培养与劳动技能的教授也辩证统一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具体而言,劳动技能教育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但不是唯一目的,而是通过对学生劳动技能的传授,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的思想观念,以及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习惯,最终使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科学报》:近年来,不断有高校开设一些与劳动相关的“新奇”课程,对此现象您怎么看?在高校劳动必修课的具体内容设置上,您认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宋明顺:高校劳动教育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在通识课中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比如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讲述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与发展展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二是与本学科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在学科专业教学中强化与该学科专业相关的劳动技能培养;三是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意识与能力。

以中国计量大学为例,我们积极探索的便是一种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模式。通过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完善教学设计,挖掘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鲜活实践案例,通过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创作等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劳动能力与素养,强化其新时代劳动精神。

从这个角度说,高校劳动教育必修内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其不同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独特因素,准确把握以上三个特征。至于在具体的科目设置上,则可以灵活多样,因地制宜,并没有必要设置太多限制。事实上,某些高校开设的课程看似“新奇”,但由于结合了学校的某些专业特色或地域特点,或许反而更能引发学生兴趣,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综合素质评价可适当增加劳动教育比重

《中国科学报》:在很多人看来,师资问题是困扰高校开设劳动必修课程的最大难题,对此您是否认同?

宋明顺:劳动教育一方面要体现在劳动必修课程中,同时也要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因此,其师资队伍的培养也不是单层次的,而是建立一支以专业教师、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劳动模范、知名校友、校内外生涯指导教师、创新实践导师为辅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从这个角度上说,目前国内高校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确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我看来,针对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日益重要的现状,可将劳动教育作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劳动实践,并计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同时,可通过聘请劳动模范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并辅以开展“劳动模范进校园”“劳模大讲堂”等活动,推进劳模和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课。此外,不同高校也可以尝试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积极培育一支在优势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校友导师队伍,加强校友与在校生互动。

《中国科学报》:当前,我国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依然在持续调整之中。在此背景下,您理想中的高校劳动教育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要达到这种理想模式,我们又该进行哪些调整?

宋明顺:如前所述,高校劳动教育既包括传授学生劳动科学知识、劳动观的显性劳动教育,也包括深入开掘专业课程、各类第二课堂活动中的隐性劳动教育,二者共同构成了多元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劳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贯通”作用,即撬动劳动教育这根“杠杆”,就可以联动各学科、各课程的德育元素,实现各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

在这方面,高校应该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密切结合,打通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强化社会实践育人,通过增加实验实践教学课时、鼓励参加创业创新项目、志愿服务、工学结合等途径,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收获。

此外,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可适当增加劳动教育的比重,考虑增加劳动技能实际操作的内容;而对于学校的评价,可重点关注劳动课程的落实情况,以及学校是否为学生的校内外劳动创造了条件,学校有无劳动实践基地,是否经常开展实实在在的劳动实践活动。

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4/362267.sht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