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我校教师张雷署名文章《青年理论宣讲须讲出“三种味道”》。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的一大批青年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堂前燕”,采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科技调研、文化服务等方式,伴着接地气有朝气的理论之声飞入寻常百姓家,用通俗易懂的话语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想精髓讲深讲透,处处散发着青年理论宣讲的“青春味”“中国味”“真理味”。
一、结合“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讲出“青春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近年来,青年大学生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军营、学校等,面向最广大的普通基层人民群众和青少年群体,沿着中国共产党在各地的奋斗之路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指导各地的重要足迹,积极开展微调研、撰写微故事、创作微视频、进行微宣讲等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理论宣讲中,要充分结合新时代青年自身特点,讲好青年担当民族大任、矢志奋斗的光辉事迹,讲好青年努力践行江浙地区“四千万精神”的奋斗姿态,讲好青年服务西部、奋进筑梦等无悔青春的逐梦历程,做到理论宣讲的内容饱满、表达活泼、形式多样、风格不一、充满激情,从而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深刻阐述和生动表达。要大力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逻辑讲深讲透青年不懈奋斗的精神使命,宣讲作品要结合时空对话、人物访谈、现场直播、红色微电影和情景剧等不同形式充分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幸福案例和奋斗图景。可以通过学习强国平台、重要媒体客户端、视频号等网络平台大力传播中国青年的声音、智慧和案例。要充分体现出新时代青年宣讲的精气神,借助智媒技术制作微党课、撰写微故事、剪制微视频,充分彰显出新时代青年所独有的气质、特征和声势。积极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熟练运用网言网语准确表达所要阐释的理论概念、交流话题和宣讲内容,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对宣讲的生动传达和共情演绎。
二、融入“感恩奋进走在前列”,讲好“中国味”
青年理论宣讲要结合中国各地具体实际,挖掘具有中国品格、地区特色的鲜活实践素材,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等,有着丰富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实践素材、资源、案例、故事。青年理论宣讲要立足中华大地,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发展历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相关主题,在对红色文化内涵挖掘、经典作品打造、省域特色文化融入新时代思政工作的基础之上,主动前往各地实地走访、深入访谈,积极挖掘出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创作出红色文化作品,实现线上线下教育传播的深度互联。
积极打造理论宣讲的中国特色。通过把握契机,如浙江学子可以围绕“两山理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地瓜经济”“浦江经验”“枫桥经验”“义乌奇迹”等重大专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实景拍摄、网络直播等形式,创新开展各省域的理论阐释,将百年来各地发展的印记传递给青年学子,让红色文化与时代新人交融互鉴中积极推动红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润“人”无声的教育目的。
赓续传承理论宣讲的红色血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拥有独特而又丰富的红色文化场景,做好青年理论宣讲要充分利用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技能大赛与风采展示等活动,充分结合红色文化、红色史料、红色影视、红色景观,更好促进更多青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向上、向美、向善、向好的积极风貌,更好赓续传承红色血脉。
创新理论宣讲的数字样式。要大力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前沿与中国元素的有机融合,充分挖掘各省域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实现理论研究、实习实践和微视频创作融为一体,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势将党的创新理论推送至更多青年身边、耳边和心里,真正实现理论宣讲与红色文化相互交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相渗透、理论宣讲与实践育人相得益彰,更好引领广大青年接过时代接力棒,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三、贯穿“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讲透“真理味”
陈望道怀揣“真理的味道是甜的”崇高信仰,在分水塘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翻译工作。做好青年理论宣讲要对理论进行深入探究,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框架、内涵外延,从而做好理论宣讲知识储备,力争实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接地气、聚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教材,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贯通,将深刻性与生动性相统一,开展键对键、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
融会贯通做好青年理论宣讲。要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教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学内涵做到准确理解,同时要积极融入时代特质、中国精神,力求在宣讲的框架结构、内容呈现、语言表达上能“守正”“出新”,有效贯穿于微党课、微团课、微视频、微电影等微宣讲中,有效挖掘近年来中国各地高质量发展涌现典型人物的鲜活形象、践行信仰的红色故事,并将其纳入理论宣讲素材库,融入00后大学生思政课堂。
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动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等等,各地都有着内涵丰富而又生动活泼的现实样本。要积极组织系列学习和系统培训,深入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和实效性,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和准确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