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杭州大学生在半山森林公园开展森林可燃物调查

添加日期:2025-07-08 15:04:04 阅读次数:

持续多日的高温干燥天气让杭州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火险等级节节攀升。为筑牢生态安全防线,近日,中国计量大学能源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十余位队员,身着统一的白色T恤,踏入半山森林公园的密林深处,以专业视角开启了一场“森林防火攻坚战”的实地调研。

“最怕游客躲在隐蔽处抽烟,火星子掉在枯叶堆里3分钟就能蹿起明火。”在半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有着多年护林经验的张师傅指着监控屏幕上闪烁的红点,向队员们展示近期发现的违规行为。工作人员展示了“人防+技防”的立体防控网:采用“人防+技防”结合模式,队员日常巡逻(人查)与监控、无人机巡查(机查)互补。针对夏季防火,公园创新推出“以水防火”策略——绿化单位每周对主干道两侧2米范围内的植被进行根灌浇水,使地表可燃物含水率提升至30%以上,有效降低燃烧风险。并定期清理落叶,将其扫出或由环卫部门处理。工作人员坦言,公园面积扩大、游客量激增,尤其偏好偏僻小道的游客的增加,给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目前,主要依靠公园入口警示牌和劝导。

为此,实践团成员于博洋还手持调查问卷的二维码,在公园入口处引导游客参与线上问卷调查。在273份有效问卷中,80.82%的受访者将“游客吸烟”列为头号隐患,一名退休教师在建议栏写道:“应在休息区设置带防火盖的吸烟亭,既便民又安全。”数据显示,超七成受访者关注“风向风速”对火势的影响,而“增设防火隔离带”(78.08%)和“智能烟火识别系统”(62.33%)成为公众最期待的科技手段。值得关注的是,受访者中绝大部分表示愿意学习防火知识,遵守禁令劝阻违规行为及参加志愿活动。

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在队长刘静的带领下,带着可燃物调查工具,按《国家森林可燃物调查技术规程》(LY/T 2243-2023),在游步道两侧开展可燃物外业调查。首个目标是落叶调查。在整个采样过程中,队员们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时刻注意脚下情况,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安全可靠。对于采集到的树叶,他们将不同腐殖程度的枯枝落叶分装至标有经纬度的密封袋。“松树针叶堆积区尤为关键,干燥针叶的燃烧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啊。”队员李天宇一边说道,一边在记录表上填写上当时温度“37.7℃”。

“今天在采样时,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但测到的可燃物数据能帮公园优化巡护路线,值了!”有队员揉着发红的手臂笑道。

当天,实践团在半山国家森林公园完成8个样地的采样。他们说,采集到的可燃物样本将带回实验室进行含水率等多项指标测量与分析。“含水率的测量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含水率越高,可燃物燃烧所需能量越大,燃烧速度越慢,含水率低的可燃物则极易点燃,燃烧迅猛。通过对含水率等数据的精准测量,整合利用燃点和热值等数据结合勃兰姆火线强度等现有林火研究理论生成火灾危险性分级,为评估公园火灾隐患、优化防火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计划,他们将结合实验室分析结果,向管理处提交数据和建议。“当课本上的防火理论触碰到真实的树皮与落叶,我们才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分量。”

链接:https://edu.hangzhou.com.cn/xxdt/content/2025-07/07/content_9035821.htm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