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江]助力学子逐梦职场!中量大打造就业服务“465”模式 | 2025“浙”些举措促就业⑦

添加日期:2025-08-08 10:52:41 阅读次数: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加快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

从校园小空间走向社会大天地,求职路上的大学生总是在摸索中成长,关键时刻需要学校和社会扶上马、送一程。我省各高校始终把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将就业教育和观念引导融入“三全育人”、强化校园招聘和就业市场服务、用心用情提供有温度的帮扶服务、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机构职能等“新招式”,以特色化举措回应学生就业个性化需求,助力让每一位高校毕业生都能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找到施展才华的空间。

“教育之江”开设“2025‘浙’些举措促就业”专栏,聚焦浙江高校在不断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化、专业化、高水平上所进行的探索实践。

“老师,我收到offer啦!多亏了学校组织的模拟面试,导师精准分析了我的发言逻辑,还传授了化解冷场的实战技巧,让我信心倍增。”经过一番努力,中国计量大学大四毕业生小李如愿收到了心仪企业的录取通知,他第一时间就向学校老师报喜。

小李的喜悦,一定程度映照出中国计量大学“465”就业暖心服务工作的成效。“465”是什么?“每周四晚上六点,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思量书院,聚焦五类核心就业主题——简历问诊、面试指导、生涯咨询、法律援助、政策宣介。”该校学生处处长杨娜介绍,这五类指导环环相扣,覆盖了毕业生从求职准备、能力展现、长远规划、风险规避到资源利用的全链条需求。

理学院大三学生小王早早就开始为自己的就业做准备。他说,学校会安排就业导师一对一诊断学生的简历,帮助提炼优势、匹配岗位,解决“简历石沉大海”的困惑。“导师还会对我的表达逻辑、应变能力、仪态仪表等方面进行纠错,并结合我们每个人的特质制定科学的生涯规划,从而帮助我更有信心地应对企业面试。”小王说。

与此同时,学校还邀请资深律师进校,面向大学生普及就业签约注意事项、五险一金、试用期权益等常识,手把手指导他们学会规避“合同陷阱、权益受损”等风险。“听完老师对杭州人才政策的详细解读,特别是补贴和创业扶持力度,我更坚定了留杭发展的决心。”每次学校开展就业政策宣介,都会吸引不少大三大四的学生前去听讲。光电学院大四学生小张认真记录重点条款,表示只有先了解政策,才能用好政策,为自己的职业发展铺路。

除了请专业律师进校园,学校还精心遴选了一支“量大精聘”成长导师队伍。这些导师既有来自海康威视、吉利控股集团等名企的资深HR负责人,也不乏许多优秀校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优秀校友以“过来人”的视角,将踩过的“坑”和成功的“秘籍”都转化为实用的“求职锦囊”。

2024届校友、现在浙江大学读研的小荆曾因面试紧张错失机会,她专门总结教训并毫无保留地进行分享。“来自企业的导师能给在校生带来前沿的行业洞察和用人标准,而我们则可以做连接校园与职场的那座桥,把对行业的真实认知带给学弟学妹们。”她说。

自“465”就业暖心服务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每到周四,“一站式”学生社区思量书院就成了学生们的“职场充电站”。截至目前,学校已举办活动28期,累计服务学生560人次,简历优化率达100%,面试模拟学员首轮通过率提升30%,更有多名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成功签约心仪企业。

与此同时,学校继续定期开设“生涯第一课”“职场体验行”等常规活动,近三年,已累计举办67场,覆盖学生4106人次。

“就业服务不是‘临门一脚’,而是全程陪伴。”杨娜表示,如今,学校已构建“大一职业启蒙、大二能力提升、大三实践拓展、大四精准帮扶”的四年不断线指导体系,为学生四年成长成才提供精细化、个性化、全程化的指导服务。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QpUOsir5LjfcXaauQ0D3g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