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拯救“活化石”
  • CCTV-10
  • 2025-10-29 10:10:00

10月27日、28日,中央电视台CCTV-10《创新进行时》以连续两集的方式播出了《拯救“活化石”(一)》《拯救“活化石”(二)》,节目聚焦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徐爱春教授团队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镇海棘螈的科研保护工作,探索生态守护的奥秘。

濒危“活化石”,生存危机重重

镇海棘螈,古老两栖动物,因背部棘刺得名。它是中国特有的有尾类两栖动物,仅分布在宁波北仑区林场附近,现存约600尾,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宁波“大熊猫”。

此前,水源减少让小棘螈失去生存家园,濒临灭绝。其虽产卵多,但野外孵化率不到5%,破卵后的小棘螈也难找到适宜水塘,种群数量岌岌可危。

科研助力,室内扩繁见曙光

2012年起,徐爱春教授带领团队开启保护征程。为扩大种群数量,团队将卵团带回实验室人工孵化繁育。

学院里的人工繁育室是镇海棘螈的“成长乐园”。这里根据它们不同生长阶段定制环境:水生时在容器饲养,陆生借助人工岛上岸,成体后搭建模拟野外生态的“人工乐园”,除了光照系统,落叶、土壤、食物都是从林场运来的,还根据野外环境用喷淋模拟了雾气。

截至2025年,放归数量达上千尾,初步实现人工种群对野外种群的复壮,为物种延续带来希望。

挑战延续,野外保护再启程

室内扩繁成功后,徐爱春教授团队挖了十余个人造水坑,把人工环境“搬”到了野外。在这场拯救“活化石”的漫漫征途中,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师生们必将秉持恒心,以坚韧不拔之志持续前行。

链接1:https://tv.cctv.com/live/cctv10/index.shtml?spm=C28340.P2qo7O8Q1Led.S87602.99&stime=1761571950&etime=1761573600&type=lbacks

链接2:https://tv.cctv.com/live/cctv10/index.shtml?spm=C28340.P2qo7O8Q1Led.S87602.80&stime=1761658350&etime=1761660000&type=lbacks



西区: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邮编310018

总机:0571-86914435

东区: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168号    邮编310018

版权所有 中国计量大学 Copyright 2025     浙ICP备1105366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8020005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