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专业分会(以下简称“分会”)理事会2025年年会暨“数智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来自省内各高校的60余名理事、专家学者及我校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会议。副校长王新庆教授,分会理事长、浙江大学顾建民教授,分会副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季诚钧教授,分会副理事长、浙江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建胜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我校赵春鱼副研究员主持。

王新庆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与检验检疫为核心的办学特色,以及融入国家教育、质量、科技强国战略的发展路径。“学校秉持‘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构建了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并正以‘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强化人工智能赋能’的双引擎理念推动教学改革。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与各高校深化合作,共同为浙江高等教育的数智化转型贡献智慧。”王新庆指出。

本次研讨会聚焦“数字时代”与“高质量发展”两大核心概念,涉及数字技术对高等教育的深刻影响以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与策略等系统性问题,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尚需从‘技术赋能’向‘范式重构’深化,教育实践也需更加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顾建民呼吁与会学者聚焦数字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加快推动从技术应用到教育范式的根本性变革,实现从教学目标、师生角色、教育空间到治理体系的全方位重构,构建“人机共生、虚实融合、数据驱动”的新型教育生态。

专题研讨会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浙江财经大学贺武华教授主持。三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报告。王新庆教授以“数智赋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浙江大学邵兴江教授以“大学高质量建设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现实困境、实现机制与实践进步”为题,分析了学习空间建设中的挑战与创新;杭州师范大学张墨涵教授以“数字时代民办高校发展的路径依赖与突破”为题,剖析了民办高校在数字转型中的制度约束与发展策略。

专题研讨会下半场由杭州师范大学叶林教授主持。三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报告:浙江大学吴寒天研究员以“北南趋势下早期职业STEM学者的回流与重返经历:一项学术流散研究”为题,从国际比较视角探讨了人才流动与学术回流现象;台州学院李银丹副院长以“普通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发展区域均衡性分析:差异测度与耦合协同的双重视角”为题,揭示了教师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协同机制;浙江师范大学刘爱生教授以“发展壮大高校耐心资本的若干思考”为题,提出了在急功近利环境中培育高校长期发展能力的理念与建议。

闭幕式由分会秘书长、浙江大学韩双淼长聘副教授主持。与会人员就会议主题进行自由发言和热烈讨论。

最后,顾建民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主题聚焦、研讨深入、组织有序,体现了分会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持续的创新活力。他希望各理事单位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我省高等教育在数智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