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阳光明媚,微风正好,逸夫图书馆前的喷泉招摇着一年一度的喜悦,应景的还有高扬的红气球和熙攘欢笑的人群。清晨,校园的宁静被欢笑声、问路声、叮嘱声、行李箱拖曳声打破,蓝天白云下的量大充斥着新鲜的面孔。
迎新freestyle,用心有深意
“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四年的期许”,“今日现科学为你打call,明日由你创造成就”,迎新标语在热情似火的红色横幅上熠熠生辉,全校师生对新生的拳拳爱意显露无遗。学校紧跟潮流,早在学校校园开放日就首次采用“腾讯视频直播”的方式,让广大新生提早在网络中了解量大。暑期,一场征集迎新标语的活动在官方微博平台火热进行,吸引了全校师生和校友的广泛参与。最终选择20余条有趣有才有新意的作品以欢迎横幅的形式展示在新生面前。
各学院的迎新“套路”更是丰富多彩,艺术与传播学院的学生会成员们为每一个成功注册的新生拍摄高清半身照;材料与工程学院制作了一个大尺寸的由材料学院开往梦想的“车票”;质安学院则是做了一个“录取通知书”,新生把头放入边框内便可以拍出一张专属于自己的凭证,经济与管理学院志愿者吉祥物“小水滴”在报到现场吸粉无数,现代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将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展示在迎新现场,“宣老师,机器人制作如何入门,怎样能参赛?来自嘉兴的小张对机器人小车产生了兴趣,迫不及待的向辅导员老师发问。

久别重逢,原来你也在这里
在报到注册点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余璇和张奕云这两位初中校友重逢,她们以的分585同分考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类专业。面对这个巧合,余璇说:“当时我们只知道考的分数相同,报志愿的时候我们也并没有商量要考什么学校、考什么专业。”当得知录取的学校和专业都相同时,她们到又惊讶又开心,在大学第一天就有了熟悉的伙伴,内心就对大学少了一份陌生感。谈到对大学未来四年的规划,张奕云笑着说:“希望大学四年可以和余璇共同好好学习,好好玩耍。”两人还都希望尝试加入学生会,能够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并且都有考研的打算,希望相似的想法和经历能让她们互相促进,过一个充实美好的大学生活。

新生第一站,报到见真情
小萌新们手持通知书,怀着一点点紧张和期待,四处寻找自己学院的报到地点。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他们“轻车熟路”地就顺利完成了报到,拿到了独属于自己的校园卡。家长们在旁边焦急的等待,想去帮忙却又在心里劝服自己,该放手让孩子独立。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帮孩子们拿着厚重的行李,叮嘱他们不要遗忘物品。
与流动在一线岗位的志愿者不同,校志愿者办公室的章同学的任务是综合协调志愿者工作,这是她第二年参加迎新志愿服务,她感受到更多的责任。各种大大小小,紧急重要的事件让她忙得团团转,为了不遗漏任何一项工作,她将所有的未完成的工作都写在了手背上。“这样我就不会忘记了!”这就是大量的“小红帽”——认真、负责、积极、乐观。

后勤有保障,给你家一般的温馨
不久前,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大学女足刚结束,宿舍便要在几天之内完成从运动员宿舍到新生宿舍的转变。然而,这个转身却需要我校后勤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齐心合力的实现。
由于足球领队和教练员的房间是经过比赛特殊改装的,所以有些寝室需要削筋断骨地重塑,“以前从来没有过类似的经验,这次还真是头一次,但是,如果进度太慢我们会马上增派人手,无论如何都不能影响咱们新同学的入住啊。”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虽然缺乏经验却并不代表会手足无措,充分的准备才是有条不紊的保障。
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在2017级新生报到的前夜,我校还有许许多多工作人员仍然为迎接新同学的到来做最后的准备,为给他们大学生活一个美好的开始,努力着。
新潮的听沙餐厅也很受宠,“名字起得很美,里面的装饰也很独特,显得很有品位”、“让人眼前一亮,里面的饭菜也很好吃”、“让我感觉有点不知所措,很惊讶,没想到食堂还可以这么玩”就餐的新同学们如是说。

39岁的量大犹如一位年富力强的长者,在今天遇见2017级的5400余张青春靓丽的面庞。相信在这位长者的教育培养下, 他们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勇气和才华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