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材料学院“材高行远”创新创业论坛第一季第三讲在学术报告厅T302举行,浙江大学潘洪革教授作了题为《应对未来能源危机的挑战》的学术报告。材料学院副院长卫国英、党委副书记边亚琳出席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边亚琳主持,材料学院师生180多人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前,卫国英副院长为潘洪革教授颁发了创新创业导师聘书,并代表学院对潘洪革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
报告会上,潘洪革教授首先对能源的定义、分类方法进行了阐述,使在座师生对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他从杭州西湖不再结冰的现象引出了传统能源面临的诸多困惑与挑战。他指出,石油、天然气面临枯竭,同时传统能源也带来温室气体效应、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面对传统能源的困惑,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报告中,潘洪革教授对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优势和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这些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必须依靠材料才能实现。随后,他结合能量转换材料、能量储存材料对新能源材料进行了介绍。潘教授还与现场师生就电动汽车、储氢材料、风能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对学生所提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潘洪革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副主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兼任浙江省电池新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和杭州市能源学会副理事长。第五届杭州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和浙江省“新世纪人才151工程”。研究领域包括储氢电极合金、轻金属氮氢化物/轻金属配位氢化物和氨基络合物等高容量新型储氢材料、Ni/MH二次电池、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等新能源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工作以及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