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语心理沙龙进社区暨校第十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开幕

添加日期:2014-04-14 15:00:29 阅读次数:
     4月10日晚上,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生活区2号楼学生活动室,举行了一场“爱之语”心理沙龙,把爱情心灵鸡汤送入学生公寓,中心黄乔蓉、李杭东、曾延风三位老师幽默地为计量学子娓娓道来“谈情•说爱”的那些事。今年我校心理健康宣传月的主题定为“春怡馨约,爱相随”,希望通过举办一系列与爱情有关的活动和讲座帮助同学们学会表达爱、接受爱、享受爱。此次心理沙龙的举办,也标志着校第十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此次心理沙龙得到了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部的大力支持,活动共吸引了近60名对爱情“有话说”的同学前来参与,同学们在现场积极勇敢地表露自我,分享各自的恋爱经验与困惑。“有的超过朋友又不明确恋人关系,到底什么是爱情?”黄老师总结出了三个共同点:一是生理基础,二是心理表现,三是行为表现。爱一个人,自然会有亲近他,和他有肌肤接触的冲动;爱一个人,脑海里满是他,会时不时地想念,会对他的人生充满好奇;爱一个人,会花很多时间了解他,为他做许多事,比如一个男生了解到心仪女生所有的行踪,假装和她偶遇,只为了一句搭讪。在这三者中,生理基础,即性是爱情区别于友情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
     “面对喜欢的Ta ,到底该不该表白,表白了失去Ta又该怎么办?”李老师阐释了这个问题:如果表白,那么接受还是拒绝各是一半的概率;如果不表白,对方永远不知道,那种似有似无的感觉只是一种幻想,而得不到确定的回答。所以,如果感到爱已临近,那么应该勇敢地有所表达。同时,不仅要去了解对方,也要让对方了解自己,让彼此走进双方的世界。
     “对于被拒绝的人来说又应该如何处理呢?”黄老师给出了四个字:当断则断。有人看到被拒绝一方很痛苦,当对方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再见一次面,由于不忍伤害,可能会答应。而每一次这样的暧昧都会对对方是又一次的伤害,因为这样的应约都是在给对方重新开始的希望。对于分手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这样以后才有可能回头做朋友。  
     爱需要智慧和力量,爱也需要交流,在爱情的道路上,每个人更需要懂得爱的语言。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从专业老师处得到了爱的指导,从朋辈中得到了爱的分享,进一步提升了爱的能力。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