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会

添加日期:2013-01-08 08:49:55 阅读次数:

    1月5日上午,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会在闻厅一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校党委委员、学工部部长范庆瑜,党委宣传部部长姜羡萍,教务处处长潘岚,校团委书记刘秀丽、常务副书记赵蓓茁,学工部副部长杨娜,现代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文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毕晓光、副院长兰婷,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部分兼职教师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毕晓光主持。
    本次研讨会围绕 “以‘实践育人’为理念,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主题展开。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各门课程经验交流,第二阶段为分组讨论和专家讲座。在上午的研讨会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四门课程教研室主任分别就自身课程的教学改革、授课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姜羡萍、杨娜、赵蓓茁分别对《形势与政策课》、《思想品德行为实践课》、《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等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情况进行了经验交流。随后,冯铁蕾老师结合自身三十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谈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下午,全体教师以课程组为单位对如何切实贯彻会议精神进行了分组讨论,并邀请了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主任吕有志教授作了《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路径》为主题的讲座,讲座深入剖析了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浙江大学的成功做法为案例,探讨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讲座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吕有志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在本次研讨会上首先充分肯定了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他指出,自从学校提出实践育人的工作要求以来,大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各门课程改革能结合学校实际、老师实际、学生实际,所采取的措施到位,教学效果和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他说,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视角上去思考,找准课程的定位,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文素质、发展能力为目标,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他指出,落实党委实践育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生活化的教学改革要求,要努力做到七个结合:一是与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相结合;二是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三是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四是与其它课程的有机结合;五是与课堂本身实践性的结合;六是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相结合;七是要与信息化时代相结合。
    他希望全体思政理论课教师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探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的交流和联系,理清了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进一步夯实大德育格局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