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至2013年1月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理论课期末考试试点工作顺利结束,这标志着筹备了近一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期末考试考核方式改革—采用“机考”方式,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紧紧围绕“实践育人”理念,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注重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加大平时成绩比重,平时成绩由占总成绩20%提高到50%。为保证本次机考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学院教师的努力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本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科)两门课程于12年9月率先完成“机考”题库建设,并上传至学校BB平台,建立了完整的考试题库和考试方案。在校教务处、现代教育中心和现代科技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基于学校BB平台,学院先后于2012年6月、11月在本部和东区共组织了4次模拟机考测试试点,共有学生1200多人次参加测试,教师30多人次参加监考,多次召开“机考”测试试点讨论会。通过“机考”试点工作,总结了“机考”测试的经验,完善了考试方案,为学期末的机考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从第15周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机考”考试正式开始,经过两周的紧张考试,共有130多个教学班,5300多名学生顺利通过考试。
推行思政理论课期末考试“机考”测试是我校思政理论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采用“机考”考核方式,提高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成绩比重,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出勤率、增强了课堂教学互动,调动了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也节约了考试成本,提高了效率,丰富了考核方式,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学院将在总结本次“机考”测试经验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将改革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