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钟华院士、李正坤校友应邀在闻厅二楼报告厅为我校研究生做有关计量科学发展的专题报告会,报告会由研究生部主任陈乐主持,我校200余位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张钟华院士是我国著名的计量专家,1965年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从事精密电测量工作至今。1992年他主持的用低温核磁共振法建立国家强磁场标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参加由国际计量局BIPM组织的10pF电容国际比对,与国际平均值的差别仅为4×10-8,为国际上的最好结果之一。2001年因在基本电测量标准方面的贡献获得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科学技术奖。2002年,他和研究组研制的低温电流比较仪不确定度达到10-10量级,为世界第一。2003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正坤是我校优秀校友,1999年从我校热工计量专业本科毕业并考取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张钟华院士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为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张钟华院士以《量子计量基础》为题与广大研究生做了交流。他首先对现行通用的国际单位制(SI)中相互独立的时间、长度、质量、电流、温度、光度、物质量七个基本单位做了说明。从这七个基本单位可以导出所有的计量单位,这七个基本单位的复现准确性对于精密仪器至关重要。接着他从“经典测量与实物基准”、“量子计量基准的发展”、“电磁计量的量子基准”和“量子质量基准”四个方面对量子计量做了阐述。1960年以来,利用量子物理学的巨大成就,建立了一系列的量子计量基准,计量基准的复现性和稳定性大幅度提高。目前各国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建立量子质量基准,但看起来还有待长期努力。张院士对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能量天平法和摆动周期法做了介绍。他鼓励广大计量学子积极投身到计量科学研究中,立志做优秀的计量人。
李正坤校友以《从中国计量学院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题与师弟师妹做了交流,他结合自身学习、科研经历从勤能补拙谈到团队的成功才能造就个人的发展,从遇到问题不能绕道而走谈到科研工作绝不能弄虚造假,他鼓励大家珍惜大好时机,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良好科研平台,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回报社会和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