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校园,花香阵阵,彩旗飞扬。9月的学子,激扬青春,放飞梦想。
色彩鲜艳的旗帜、气球,整洁、靓丽的橱窗,流动的小红帽,把校园妆点得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前来报到的新生和陪同的家长络绎不绝。
为了保障这次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有关职能部门,各个学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谱写了一曲和谐悦耳的迎新曲。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快捷的办理手续,赢得了新生和家长们的交口称赞。
最可爱的小红帽
从9月14日起,便有新生陆续到来。新生到校后接触的第一个“计量人”,大部分都会是被老生称为“小红帽”的我校青年志愿者。直至14日深夜,生活区里依旧会听到行李箱滚轮发出的声响,一个又一个的小红帽还在热心地帮助新生入住寝室。9月15日凌晨6:00分,当所有同学犹在睡梦中时,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已悄然出发前往各新生接待点和公交站迎接新生。可能没有家长知道他们的名字,没有新生去问他们的班级,但正是默默无闻的他们,站好了迎接新生的第一岗。他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为新生及家长搬送行李,指路带队,一杯水,一声问候,无不流露出他们对新生的关心。每当有接站的专车开进来,不等停稳,小红帽们就一拥而上,“争夺”各自的师弟师妹,新同学的大包小包,瞬间被“一抢而光”。
来自11外汉2班的金浩伟和李婧说:“做志愿者是辛苦的,也是光荣的!去年我们来的时候都接受过‘小红帽’的帮助,今年我们要把这顶小红帽传承下去,让新生能够感受到计量的温暖,这是我们身为学长、学姐的一份责任。”从早上7:00到9:40,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中,他俩帮助了8位新同学。这就是量院人——他们是最平凡而又最不平凡的。他们真正做到了生活区东门的那句标语——“接过你的行囊,我们就是一家人”。
质量工程与安全学院新生何煜尘的家长欣喜地告诉记者:“我本来还担心自己和孩子会在报到时手足无措。学校的接待工作非常令人满意,尤其是这些志愿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者随一名志愿者全程接送了一名新生。从办妥全部手续、到安顿好宿舍,不到一个小时。志愿者还热情地向新生介绍本专业及校园情况,使他们一入校就感觉到家一般的温暖。每个小红帽还会向自己帮助过的新生发放一张由青年志愿者总队精心准备的手绘校园地图,并在上面写着联系自己的小红帽热线,减少了新生初到校园后迷路的可能。一天下来,尽管有些累,但志愿者们却感觉非常充实,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昭示了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
贫困生牵动众人心
我校一向关注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努力做到不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为此学校开辟了“绿色通道”,授权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生书记审核批准。对被录取入学但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实施以“勤工助学为主导、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助学政策。在报到处,工作人员向新生详细介绍学校设立的各种奖、贷、助学金等制度,鼓励贫困大学生打消顾虑、安心学习。除此之外,各个学院更有其独特的支援方式。09安全1班的孙戈告诉记者:“注册的时候困难的新生不仅可以直接办理‘绿色通道’,而且我们会送给他一个新生大礼包,里面有台灯、书本等必需品,让他更直接地感受来自学院的深切关怀。”
迎新标语惹人眼
走近艺术与传播学院的迎新处,就能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艺传男女一比一,学长学姐呵护你”。据艺传学院学生会主席朱涛介绍说,为了让他们的标语突出一种新鲜感、亲切感,他们今年还借鉴了清华、北大、浙大的标语。法学院的标语则是通过向全院师生有酬征集的方式得来,“千军万马,拼过高考心怀诚愿来计量;四海五湖,风云际会各路才子进法学”彰显了法学院学生自身独有的大气。而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所在的格致南楼外墙,更是挂起了“不必倾国倾城,定要内外兼修,方为经管妹纸;无须霸气外漏,立誓发奋图强,才是经管爷们”这样与网络流行用语紧密结合的迎新标语,每一个看过的学生都面露笑意、连连称赞。
独创迎新方式
标准化学院今年对每一位前来报到的新生都进行拍照留念,安排导游员。质安学院则在暑假期间就已经建立起了新生交流qq群,方便新老生交流,使得新生能够更进一步地在各个方面了解学校。除了在标语上的创新,艺术与传播学院今年还在图书馆举办了高年级学生的作品展。该学院辅导员马太郎老师说:“我们今年是第一次用举办作品展的方式来迎新,这些作品包括历年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举办作品展,可以更好地让新生对他们的专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个更好的了解,也让家长们更了解我们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今年一改往年事先装好各种新生材料的工作方式,加快了迎新工作的效率。机电学生会主席10自动化1班的芮鹏飞介绍道,“对于相同的材料,我们今年是在报到现场即时装袋,这样事先装好的一卡通等物品就有序地放在一起,找起来也就更加方便。同时,这些工作我们也具体到每一个人,做得比往年更加详细。”为配合我校的“文明寝室”建设的工作,经管学院则还专门安排了寝室助理,从起居生活上为新生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这只是记者一天的见闻,从早上跟随接站车迎接新生到和志愿者一起送学生,我体验着志愿者的体验,也思考着新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短短的一天,我一再被一句句真诚的话语、一件件动人的事例和一幅幅感人的场景激励着。可以说,为了做好这次迎新工作,我校广大师生员工默默地奉献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新生及家长的认可,展现了学校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风貌。因篇幅所限只能选取其中几个特殊的片段,献给那些在迎新过程中辛勤劳作的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