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男孩”入学了

添加日期:2012-09-16 09:37:47 阅读次数:
    “小应同学,欢迎加入量院大家庭!”车门一开,等候已久的志愿者便将手捧的鲜花递了上去。在中国计量学院2012级新生迎新一线,这位小应同学刚一“出场”就获得了全场掌声。
    这位特殊的新生名叫应忠彬。这个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俗称“玻璃骨”)的男孩,20年来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病痛中度过,经历了20多次骨折,三次大手术,却从未阻止他的求学之路。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刻苦拼搏的精神,应忠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今年高考,他以604分的好成绩被中国计量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批录取。
    9月15日,是中国计量学院2012级新生正式报到的日子。在妈妈魏小萍和玉环巡特警大队两位民警的陪护下,应忠彬终于来到学校,开启了他崭新的大学之旅!
师生献上美好祝愿
    艰辛的付出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学校很漂亮,同学也很热情,这是我心目中的大学!”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忠彬显得格外兴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虽然由于疾病,20岁的他身高不到一米五,体重也不足40公斤,但笔者眼中的他却显得非常阳光,大而有精神的眼睛,皮肤白皙,嘴角透出一丝坚强与倔强。
    在迎新接待点,应妈妈带着他一起报到。学院为了省去他一系列报到手续的麻烦,特意开启了专门的绿色通道。学生会的干事热情地帮他完成了注册,将新生大礼包递到忠彬手中。除此之外,忠彬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忠彬,这是老师和同学们送你的贺卡,快打开看看吧!”理学院2012级辅导员焦梦飞老师递给他一个信封。
    “小应同学: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梦圆计量。祝你大学生活丰富精彩!”忠彬轻声地读着,脸上露出了感动的笑容。这一幕也被应妈妈看在眼里,这位朴实的母亲只是一个劲地说着“谢谢”。
    为了照顾忠彬,开学后,应妈妈也会留在杭州陪着儿子读大学。“学校已经为应妈妈提供了一份宿管阿姨的工作,只要应妈妈愿意。”后勤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金杰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还是“机动岗”,也就是说应妈妈不用像其他阿姨一样实行24小时轮班,只要上白班即可。
设施齐备充满关爱
    应忠彬的“新家”在学校西生活区5幢的一层,约30平方米大,朝南有4面窗,一开窗就能看到浓郁的绿化带。里面精心摆设着两张床、两张课桌和两个衣柜。新置的窗帘淡雅别致,阳光透进来,寝室里显得明亮而温馨。“忠彬,这是我们为你布置的新家,喜欢吗?”金杰热情地向母子俩介绍着屋内的陈设,牙膏、牙刷、洗发水、沐浴露等洗漱用品也整齐地放在桌子上。
    为了方便应妈妈和忠彬在校的生活,学校特别为他们安排了一间母子间。因为忠彬的身体目前还不能上下楼梯,也不能走太远的路。为帮助忠彬上课,学生处还特别为他准备了一把轮椅,每天早上会有两名同学轮流推他去教室。
    屋内的洗手间经过特殊的改装,两侧安装了不锈钢扶手的马桶,还有铺在地板上的防滑垫……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忠彬生活,防止他摔倒骨折而悉心安排的。“我真的没想到学校会安排地这么周到,大家对我的关心超出了我的想象。”忠彬满心欢喜又充满感激地说。
    “大学里有很多社团,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精彩。我平时喜欢看看书,写写文章,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也想参加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如果身体情况允许,我还想加入学校的志愿者队伍。”忠彬坐在自己的新床上,开始规划起他的大学生活。“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人。”忠彬坚定地说。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