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我校第二届校园文化品牌评比会在明德北六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党校办、组织部、宣传部、研究生部、学工部、工会、团委、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分团委书记和学生会主席等出席会议并担任评委。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姜羡萍主持会议。
来自全校的18个校园文化项目负责人按照抽签顺序,结合PPT,从目标与思路、方法与过程、成效与经验等方面对各自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了精彩展示。经现场评委投票,最终角逐出《零点调查协会“深入社会调研中国”系列活动》(校团委)、《在音乐中育人,在合唱中做人――均钟合唱团》(校团委)、《健心工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处)、《中国计量学院太极拳大会》(体军部)、《公益在手 责任在肩――公益主题实践育人活动》(经管学院)、《中国计量学院读书节》(图书馆)、《“聚焦食品安全,宣传民生计量”系列活动》(生命学院)、《中国文化节》(人文学院)等8个项目成为我校第二批校园文化品牌。
陶伟华在会上做了总结和点评。他指出,校园文化品牌评比是对我校文化建设取得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交流,也是一次经验总结与提升。他结合各单位汇报情况,就校园文化建设谈了六点体会:一是要提高大学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大学要主动承担起引领社会文化、服务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高校责任。二是要提升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味。校园文化活动要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既要体现思想性、层次性,又要体现艺术性、趣味性。三是要充分体现“以文化人”的育人特性,坚持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内在逻辑统一。四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拓宽参与渠道,强化学生参与的深度、力度、厚度。五是要突出校园文化品牌的“特”、“优”、“新”。品牌建设要与计量特色、专业特色、学科特色相结合,大胆创新形式与内容,打造精品。六是要扩大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校内吸引师生聚焦,校外吸引社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