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我校师生在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害事故中的逃生、自救和互救技能,作为2012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活动之一和“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第三讲,5月10日上午,党委学工部、保卫部、体军部、团委联合在我校“自护自救模拟训练实验室”开展了“防灾减灾”模拟演练,我校全体辅导员、近百名班级安全委员参加了演练。
在火灾逃生模拟实验平台和地震逃生模拟实验平台,体军部王晓东老师在发生五级地震的情景下,为师生讲解了在地震发生时的避险技巧、在房屋倒塌和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技巧,现场指导和纠正师生的不当处置行为。
在安全逃生基本素质训练区,辅导员和同学们通过荡木桥、生存墙、过电网等各种专业设计的越障逃生设施,对安全逃生必备基本素质如奔跑、攀爬、跳跃、灵敏、协调、力量、耐力等各方面素质定量测试,切身体会了在各种危险情况下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
通过模拟演练,辅导员和同学们都感觉到,大多数人在灾难中丧生,往往是由于意识上的疏于防范、逃生技巧的缺失和对灾难的无知,也有人虽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攀爬、跳跃、跑步等最基本的体能、技能缺乏。通过这样的训练能让大家在遇到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实现自救和互救。
作为省内首个防灾减灾,自护自救训练教学实验室,2011年我校初步建成“自护自救模拟训练实验室”,该实验室包括火灾逃生模拟实验平台、地震逃生模拟实验平台、紧急救护模拟实验平台、安全逃生基本素质训练实验平台等四大个主要平台,通过高科技手段模拟火灾、地震等发生的场景,测试师生在危急时刻的生理、心理反应和对紧急情况的判断,从而针对性的开展自护自救教育,使师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真学习各方面的灾难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灾难的特点、预防方法、演练逃生办法,提高灾难逃生技能,锻炼心理危机应激能力,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冷静、有效地开展自救和互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