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首届足球文化节《体育纵横谈》体育文化讲座

添加日期:2012-05-22 15:03:41 阅读次数:

     5月18日晚,中国计量学院首届足球文化节“体育文化讲座”在东校区报告厅举行。本次体育文化讲座的主讲人是我校校长林建忠教授,讲座主题为“体育纵横谈”,讲座由体军部主任、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季建成教授主持。参加讲座的人员包括校体育运动委员会部分委员、校足协会员、教工足球队队员、体军部部分教师、校运动队队员以及体育俱乐部成员约300余人。
     讲座伊始,林校长首先回忆了自己在北大学习期间参与讲座的经历,希望大家能够经常参与类似的活动,不断丰富、磨练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视野、思维能力与认知水平。继而,林校长从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足球赛巴西对意大利的复赛谈起,他如数家珍地列举并描述了巴西的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以及意大利的佐夫、罗西等世界巨星在该场比赛中的伟大表现。随后,他转而谈到1981年10月18日我国国家足球队在该届世界杯足球赛亚大区预选赛决赛阶段发挥出色并以3比0战胜当时亚洲强队科威特队的情景,他特别指出,那场比赛之后举国群情振奋,呼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以当时著名足球运动员容志行命名的“志行风格”也风靡一时。
     其后,林校长话锋一转,切入讲座的正题。他指出,讲座主要谈三个方面,一是体育与人生;二是体育与社会;三是体育与科技。
    在谈及“体育与人生”的关系时,林校长从体育提升“生存力”、“发展力”和“享受力”三个具体内容娓娓道来。关于“生存力”,林校长结合自身的经历将其概括为“促健康”、“增体验”、“免伤痛”。谈到“发展力”时,林校长从“目标感”、“超越感”、“创新感”、“团队感”、“意志力”、“执行力”、“控制力”和“感悟力”等8个方面进行叙述,每个方面都用体育的例子加以说明,形象生动,例如鲍威尔的跳远、博尔特的百米短跑、刘翔的8步改7步、篮球的三角进攻和普林斯顿体系、费舍尔0.4秒的绝杀等。而关于“享受力”,林校长则将其归纳为“促淡定”、“增乐趣”、“添喜好”。
     在谈及“体育与社会”的关系时,林校长则是从“规则效应”、“岗位匹配”、“善处逆境”、“审时度势”、“攻守兼备”、“世事如棋”“角色转换”和“举足轻重”等8个方面给予了系统的解释和精辟的论述。例如他用姚明和王治郅进军NBA的迥异表现和成就差距进行对比,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或从事的岗位应该与自己的能力相匹配。他又用乔丹三次退役、两次复出的经历来说明作为个体应该根据自身能力以及所处的具体环境来确定自己的进退,做出最符合自身状况的选择,通过审时度势而进退有据。他还用温格、穆里尼奥、里皮、马特乌斯、巴斯滕、克鲁伊夫、克林斯曼、贝肯鲍尔、马拉多纳、周继红、刘国梁等人由运动员转变成教练员的实例,说明一名优秀运动员与一名优秀教练员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以此说明每一个人在角色转换时,要做出明智合理的选择。最后,他以奥巴马、普京、萨科奇、卡梅伦等世界各国政要关注体育为例说明了体育举足轻重的地位,以此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认识到体育运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其中并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在谈到“体育与科技”的话题时,林校长又将大家带入体育科技的领域,连续列举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游泳、跳高、投掷类运动的助跑、标枪、台球(斯诺克)和F1赛车运动中应用的例子,向大家详细地说明了当前体育科技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态势。
     一个多小时的脱稿演讲,林校长时而深入论证体育与人生、与社会的关系,时而轻松地列举体育明星在体育运动中的伟大表现抑或他们对待是非成败的人生态度,时而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释体育运动的力学原理与运动机制,时而对体育运动进行哲学与文化层面的深度剖析。丰富充盈的演讲内容,率直轻松的演讲风格以及对体育诸多方面的了如指掌,感染了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在场下积极应和林校长的演讲,时而就有同学回答着林校长的即兴发问,讲座现场气氛明快而融洽。
     林校长演讲结束之后,季建成主任进行了简单总结。他首先重点总结了我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然后他指出,林校长讲座“内容丰富,题材新颖,视角独特,文字精彩,情绪激昂”,通过阐述体育与人生、社会和科技的三大关系让老师和同学们对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拓开了大家看待事物和人生的视野,其目的主要是使同学们能够重新认识体育运动的丰富内涵,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另外季建成主任还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林校长讲座的深刻含义和精神实质,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思考自己学习和工作中类似的问题,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最后,季建成主任代表大家再次对林校长表示诚挚的谢意!
     讲座结束后,参加讲座的同学们纷纷上台与林校长合影留念。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