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不能样样胜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深度。”3月21日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邓泽球教授应邀作客“嘉量讲坛”,作了题为“人生在于选择――一个老大学生与一群年轻大学生的对话”的精彩讲座。
邓泽球,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教授、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省外引进高层次人才,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发表论文60多篇。编著(合著)著作10多部。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和厅校课题30多项,获国家、省部和厅校奖励30多项,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暨依法治理先进工作者。
讲座中,邓泽球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人生见解,以一个老大学生的姿态,围绕什么是人生、人生为了什么、人生如何选择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生动剖析。
什么是人生?人生不能肤浅地理解为生理轨迹、生命历程。人生是一个抗拒死亡、远离死亡,从而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人生是选择与被选择的统一、必然与自由的统一、被动和主动的统一。人生的起点“生”无法选择,人生的终点“死”也无法选择。“但这不意味人生就只能被动,”邓泽球说,“起点与终点之间的人生轨迹可以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业、事业、感情,可以选择人生的目的、认识人生的态度、扮演人生的角色,可以选择站着死,亦或跪着死。”
人生是为了什么?人生本来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恰恰在于能够创造意义。人生就是为了追求幸福,创造幸福。人生的关键亦在奉献、在于创造、在于选择。“因为需要,所以选择。我们需要健康,所以努力锻炼、强健体魄;我们需要财富,所以认真学习、辛勤工作;我们需要和谐,所以寻求真爱、提升心灵。”邓泽球认为,人生由事业与感情两个坐标构成,事业是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感情是幸福的动力和源泉。没有感情的事业是机械般的学习生活,没有事业的感情亦如空中楼阁。
人生如何选择?人的一生同时扮演很多角色。人生的选择在于依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准确定位角色、适当转换角色、认真扮好角色。要防止角色颠倒、角色错位、角色模糊。“人生的选择应该要目标远大、又得脚踏实地,要抬头看路、又得埋头拉车。当不知道如何选择时,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声,不要违背自己的灵魂和良心。不仅要活在别人的眼里和嘴里,更要活在自己的心里。”
讲座最后,邓泽球教授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邓泽球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诗歌《选择颂》,并以四首歌寄语大学生:《义勇军进行曲》——人生要有危机感;《国际歌》——人生需靠自己;《敢问路在何方》——人生路在脚下,需自己丈量;《爱拼才会赢》——人生需拼搏才能赢得未来。
邓泽球教授深刻的思想、激情的演讲、幽默的语言,引起了现场学生的强烈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