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校光电学院研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被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试桩项目。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全长近50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总投资超700亿元,主体建造工程已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约需6年建成。作为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广泛采用最新技术和科技成果。
光纤光栅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传感器件,可用于温度、应变、位移、压力、液位等参数的传感测量,近年来被成功应用于桥梁、隧道、大坝、大型建筑等的结构健康监测。我校董新永研究员长期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到校工作三年以来,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搭建起技术先进、设备精良的光纤光栅制备和测试平台,研制的光纤光栅具有波长范围大、边模抑制比高、光栅类型多等优点。
此次通过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成功地将所研制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工程,在钢管桩、复合桩、灌注桩、钻孔桩等不同类型的试桩项目中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研究成果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董老师的两名研究生杨樟成、徐汉锋参与了项目的实施。 下图为杨樟成在工程现场(小图为光纤光栅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