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能力培养,配合我校在“十二五”期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教务处于7月7日上午在闻厅一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11年暑期教学工作研讨会。校党委书记于永明、校长林建忠应邀出席了会议,副校长宋明顺、各二级学院教学院长(助理)、教学秘书、教务员、校督导组成员、教务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潘岚主持。
会议以轻松愉快的自我介绍开始,各二级学院的教务员、教学秘书、教务处全体人员依次向校领导简短的介绍自己,并表达了自己对工作和学校的想法。林校长也诙谐幽默地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经历,对教学教务全体管理人员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希望将来把我校的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会上,于书记做了重要讲话。首先,他对教学战线的教师对我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升做出的贡献表示了肯定与感谢。其次,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人才的根本标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地适应社会需要,将这两者结合好是教学工作的最高指导方针;第二,人人成才化,即让人人通过大学的培养过程都得到尽可能大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指导我们整个教学工作的思维方式。关于实践教学改革,于书记指出,大学培养总的来说是理论的系统化的培训,知识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是根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和质量。同时必须重点实施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让理论教学内容贴近实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二是如何组织好教学环节过程中的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在学生对实践教学要求的了解、教学过程的组织、实习实践的总结等薄弱环节。最后,于书记还强调,教学在于教师的引导,对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政策引导,最根本的是要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宋明顺副校长进行了会议总结,并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实践教学改革是理念,用实践来推进理论教学,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第二,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第三,分院要合理组织,将实践教学做到位;第四,教务处要在教师的考核机制上完善相关制度,三个方面要一体,构成互动,切实使学生受益,让社会受益。
会议邀请浙江工商大学教务处处长施建祥教授做了“开放 实践教学,创新 实践模式,培养 复合人才”专题报告,报告分为四部分。一是从制度保障与实验室建设两方面,改善实验条件,优化资源配置;二是从开放、实习、实训、实战四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开放实践教学;三是通过“点线面体”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四是构建多类学科交叉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充分利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培养复合型人才。徐文龙副处长汇报了我校实践教学的现状,指出了我校现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开展实践教学应有的理念,并对我校未来的实践教学大胆地提出了改革设想。随后,各二级学院的教学院长分别结合本院的专业特色及实验条件,就现有的实践教学现状、开展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做了交流。
会后,部分与会人员50余人前往江西上饶的三清山进行了参观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