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晚,中国计量学院启明中心多功厅张灯结彩,氛围喜庆。人文社科学院和浙江省儒学学会联合举办的“文脉千秋•首届中国文化节闭幕晚会”,在热烈的开场舞《好日子》中拉开帷幕。出席晚会的嘉宾有浙江省社科院儒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吴光、省儒学学会副秘书长王宇、校教务处处长易荣华、副处长徐文龙、校团委常务副书记赵蓓茁、质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炯等。人文社科学院党总支书记毕晓光,副院长何兆泉,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李惊涛,副主任林孝暸,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蒋楠教授,中国哲学研究所副所长高云萍等与学院的师生二百多人,与来宾共同渡过了将近两个半小时的欢乐时光。
吴光先生和毕晓光书记首先代表主办方致辞。吴光对人文社科学院在中国计量学院这样的理工科背景的大学举办“中国文化节”,延请了许多著名专家与教授举办高端学术报告与讲座,组织了许多适合本科生与研究生参与的论文、文学作品与知识竞赛和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省级科研机构与高校联办“中国文化节”,对研究、传播推广中国文化精髓,意义非常,前景广阔。
毕晓光在致辞中指出,历时两个多月的首届中国文化节,载体丰富、立意高远,组织有序、精彩纷呈,真正成为了人文学子展示综合素质的窗口,锻炼实践能力的平台,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他号召大学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找到并夯实三个有力的支点:一是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对现实社会的正确认知和深刻把握,三是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教化。他说,中华文化是青年人成长发展之根,马克思主义理论决定了发展方向和思想高度、对现实社会的正确认知决定了发展的广度,而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则决定了发展的深度。他希望同学们树民族魂,扬中华气,精进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校教务处长易荣华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对中国文化节的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晚会的文化艺术品位、师生的参与热情所辐射出的信息,将成为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并表示要进一步支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
整场晚会的节目,以人文社科学院学生为主、师生同台演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激情燃烧,高潮迭起。有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歌舞与独舞,有令人啧啧称赏的钢琴、古筝、琵琶、二胡等器乐独奏,有声振林梢、响遏行云的独唱,有极具品位和观赏性的原创话剧,有使人捧腹爆笑的相声,有余音绕梁、让人迷醉的戏曲,有激情澎湃的歌曲串烧,有现场挥洒的书法表演,有令人感动、感喟的获奖作品朗诵,还有气势如虹的大合唱。期间学院教师代表也走上舞台,中文系李江老师的《穿行》余音绕梁,听得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充分展示的青年教师活力与激情;李惊涛和姚旭辉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诵,演绎了文学作品大奖赛中一等奖作品徐秋琳同学的《你看到了吗?》,赢得台下长时间的掌声,让整个晚会达到了高潮。节目中间还穿插了国学知识现场抽奖的互动,令晚会热浪阵阵。现场观看了晚会的同学们表示,这样的晚会,令人喜欢、使人振奋。特别是,节目都出自学院师生之手,显现了人文社科学院的文化、文学与艺术品位,相信对于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会产生深远影响。
入会嘉宾与人文社科学院领导和教师一道为获得中国文化论文大赛、第二届文学作品大奖赛的获奖者颁了奖。
浙江电台新闻台“浙江之声”、杭州日报集团《都市快报》派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报道,吴光、毕晓光还现场接受了“浙江之声”记者的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