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学院探索校政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

添加日期:2009-06-08 09:26:26 阅读次数:
     现代科技学院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根据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目标,积极寻求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学习调研阶段,计测工程系代表学院与杭州湾新区政府(慈溪出口加工区)联系,经多次调研、洽谈与协商,于5月份形成人才培养合作意向。6月4日上午,现代科技学院与杭州湾新区人事劳动局 “人才培养合作”签约授牌仪式在新区管委会隆重举行,中国计量学院校长林建忠、管委会副主任周晓虹、人事劳动局局长沈建国、副局长潘岳钿、现代科技学院院长郑颖君、党总支副书记刘文献、计测工程系主任徐志玲以及5家签约合作企业的领导和相关人员出席了仪式。
     仪式上,林建忠校长为宁波兴业电子铜带有限公司等5家签约企业授牌。郑颖君院长与沈建国局长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与5家新区企业代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慈溪出口加工区建立集大学生实训、创业、就业、职工技能培训、再教育为一体的“校政、校企人才培养基地”,着力推进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解决开发区辖区企业的人才需求。
     林建忠校长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指出,学校和政府联合构建人才培养平台,辖区企业参与平台过程建设,将架起企业和高校沟通的桥梁,有利于达成校、政、企三方共赢的合作。一方面,学生通过企业提供的相关实训岗位锻炼,实现与辖区企业的“无缝对接”,更好地为杭州湾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开发区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帮助企业职工开展在职能力培训、学历再教育等培训服务。他还提出了两点希望:一是希望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发展壮大,积累经验、凝练特色,逐步成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典范;二是希望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强化校、政、企三方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浙江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周晓虹副主任指出,杭州湾新区正处于“二次创业、转型发展”战略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为强劲的势头,对人力资源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计量学院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和很强的人才竞争力,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地区的产业优势,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他相信,本次校政企合作的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同时,他表示新区政府部门将努力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校企合作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在仪式结束后举行的“校地、校企”合作座谈会上,郑颖君院长具体解说了本次“校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和院方的合作思路。企业代表围绕校企需求对接、人才选拔标准、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以及合作的具体操作性问题与校方以及人事劳动局有关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本次校企合作协议是在300多家新区企业中遴选了首批5家合作单位,标志着现代科技学院继建立“软件开发与测试实训基地”、“通信网络工程师实训基地”后,在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
 

分享至: